第B2版:记忆·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包容是宁波文化的精髓

——天一阁文献所呈现的中外文化交流

天一阁博物馆供图
《博物通书》

    顾 玮 吴央央        

    主讲人名片

    龚缨晏,历史学博士,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特聘院长、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古代地图学史、浙江历史文化。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天一阁所藏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最早介绍电报的中文著作出自宁波

    今天的世界是电信技术的社会,任何人离不开手机。而在手机之前,人们使用的是电话、电报,电报是奠定手机的基础,中国最早的电报是19世纪末由外国人引进的。宁波大学龚缨晏教授说:“最早用中文介绍电报的是美国人玛高温,他是美国传教士,1841年来到宁波。一开始他不会中文,一边学医给人看病一边学汉语。他是早期宁波跟世界交往的媒介。”

    龚缨晏介绍,1977年,在日本找到一部关于电报的中文著作《博物通书》,是美国人写的,于1851年在宁波出版。它是最早用中文介绍电报的书,所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博物通书》在日本陆续找到9部手抄本,澳大利亚也有,然而一开始在中国并没有找到。幸运的是,后来发现有一部藏在天一阁。

    玛高温在《博物通书》序言中写道:“耶稣会士西医玛高温,寓浙江宁波府城北门外,爱华堂讲道劝人、施药治病,最恶鸦片害人,即中国所禁者。有人真心求解可来本堂疗治。”“可见他是一边出书,一边为医院做了广告。”龚缨晏教授这样解读这段话。天一阁的这部书从哪里来的?是朱鼎煦先生捐赠的。

    《博物通书》里有很多插图,画了各种机器和电池的串联、并联,其实是从欧洲出版的介绍电报的书里摹绘过来的。因为当时中国人对电报一无所知,玛高温只好用大量的图片来辅助介绍。譬如西方的魔术师利用静电会吸附东西的原理,做了变魔术的装置,玛高温翻译过来时,将魔术师换成了中国人的形象,让中国读者更容易接受。

    电报如果用英语的26个字母传递,比较简单。而汉字怎么用电报表达呢?龚缨晏教授介绍:“玛高温想到的是中国人练书法的‘永’字八法。他设计了一个转盘,有上、下、内、外、左、右、中,一点、一撇、一横、一竖等。把汉字拆分后,就可以用指针旋转来表达了。这个方法很复杂,后来几乎没有人使用,人们用得更多的是摩尔斯电码。但无论如何,这部在宁波出版的《博物通书》是最早介绍电报的中文著作,也是最早设计出中文电报代码系统的书。”

    英国马利姑娘与屠呦呦的渊源 也能找到出处

    天一阁所藏地方志里有一部民国时期的《鄞县通志》,其中介绍了私立甬江女子中学。“清道光二十四年,爱尔德赛女士,由英国来甬传道创设女塾,招生就学,不仅开了宁波女子教育的先河,亦为中国第一个女校也。”这所学校是爱尔德赛女士创办的,是私立甬江女子中学的前身。爱尔德赛这个名字读来拗口,清朝末年的宁波人大部分是文盲,怎么叫?于是另外给了她一个称呼——马利姑娘。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初中就读的学校就是私立甬江女子中学。

    马利姑娘出生于英国的有钱家庭,小时候遇到马礼逊,他是英国最早到中国传教的新教传教士,马利姑娘因为他而对中国充满渴望。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外国人进入有很大的限制,马利姑娘只好先在印度尼西亚住了6年,从事女子教育,后来到了澳门。宁波开埠后,马利姑娘在江北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在清代,女人的地位很低,绝大多数是文盲,穷人的女孩子地位更低,马利姑娘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非常了不起。她还教残疾的女孩子一些手艺,所以她也是中国残疾人教育的开创者、中国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龚缨晏教授介绍,马利姑娘在中国待了16年,一辈子没结婚,把全部爱心奉献给了宁波底层女子。后来学校规模扩大了,就搬到了宁波城里。

    马利姑娘晚年去了澳大利亚,在那里她造了两层小洋房,取名“庄桥”,寄托了她对宁波的感情,屋里的许多家具是由宁波运去的。她还养了一条英国的狗,唤作“黄狗”。周围人以为那是狗的名字,其实是宁波人对狗的通称,从中可以看出她对宁波的热爱。

    马利姑娘去世后,房子被火烧了,大批从宁波带去的资料也没有了。她曾培养了几个宁波穷人的女孩,在英国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文章,这些报纸被保留了下来。“她的墓地在澳大利亚的港口城市阿德莱德,我希望有人去看看这个为宁波奉献了一生的人。”龚缨晏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在天一阁文献中,还有许多其他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这充分说明了宁波人的胸怀、气度和眼光。开放包容是宁波文化的精髓。

    (讲演内容来自天一阁书院·国学堂,有删节)

    中国第一艘轮船的故事“藏”在天一阁家谱里

    天一阁的地方志收藏颇具特色,家谱收藏亦是如此。从天一阁所藏的一份张氏家谱中,可以看出19世纪宁波人与世界的密切联系。

    张氏家族出了一个名人叫张斯桂,曾担任过出使日本的副使。龚缨晏教授介绍,从家谱可知,张斯桂跟中国的第一艘轮船有关。

    历史上宁波是中国重要的造船中心,但宁波以前造的是木帆船。鸦片战争后,中国有了第一艘轮船,叫“宝顺轮”,是宁波慈溪人买的。现庆安会馆有块碑,镌刻着《宝顺轮始末》,文章由当时著名的文人董沛撰写,其中提到“慈溪张斯桂督船勇”。也就是说,张斯桂指挥过船上的士兵。

    为什么宁波人会去买轮船?龚缨晏教授详述了其中的缘由: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京杭大运河不通了,漕粮运输只能改走海路。海运不仅要有船,还要熟悉航路,宁波人在这方面占有优势。但精明的宁波人很快发现,回来时空船容易亏本。朝廷后来提出,运粮船返回时购买的货物可以不收税。宁波人看赚头很大,就承接了运漕粮的任务,返程时把北方的花生、红枣、豆饼等货物运回来。由于来和去的货物都很多,结果诱惑了大批海盗去抢。

    为了保护商船,驱赶海盗,漕运商人就想到要买一艘外国轮船。这里涉及几个问题:船是哪里买的?为什么叫宝顺轮?什么时候买的,是一艘什么样的船……龚缨晏教授花了很多时间搜寻国外的资料,终于发现了宝顺轮主要船东的后代保存下来的1856年前后的账单,账单上记录了12月24日付工钱,付了多少。

    在当时,“宝顺”拼作“Paoushun”,沿着这个线索,龚缨晏教授又找到了英国的老式船记社以及老式年鉴。我们终于知道,宝顺轮是1851年在美国纽黑文制造的。当时的轮船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明轮,轮子可以看得到;另一种是暗轮,螺旋桨在船底下。根据登记,宝顺轮是暗轮。至于为什么叫宝顺?这是一家公司的名字,船最初是为它而造的,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在中国有好几家分公司。

    船到底是什么时候买的,董沛的文章里没有讲清楚。好在当时有外国人在宁波办了一份报纸,叫《中外新报》。上面有个报道,说宁波人新买的宝顺轮进港了,请了许多官员去访问。据此龚缨晏教授确认,宝顺轮进入宁波港是在7月。遗憾的是这份报纸已经找不到了,目前能看到的是英国人根据《中外新报》内容又翻译成英语的报纸。

    宝顺轮后来怎样了?据龚缨晏教授考证,船当时属于一户姓费的人家,他们愿意捐献给国家。政府官员很高兴,在奏章上写到了这一点。就在这个过程中,法国军队攻打宁波,通常的一个说法是,为了封堵航道阻止敌军入侵,把船沉到海底了。但其实是还没来得及沉掉,法国军队退走了。再后来船“老”了,就被拍卖了。“启者于二十四日两点钟,在华顺栈拍卖宝顺轮船拆下旧篷、桅、绳索、舢板……”龚缨晏教授说:“这是我找到的上海报纸上登的消息,宝顺轮的最后命运就是这样。”

    张斯桂,出生于商人家庭,为慈溪(现江北)马径村人。19世纪50年代,大量传教士来到宁波,其中有一位是美国的丁韪良。丁韪良不仅教张斯桂英语,还把西方的科学知识传授给他,张斯桂成为当时“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之一。后来,他被洋务派官员看中,带到福建船政局去造船,后又成为驻日大使的副手,被派到日本。龚缨晏教授笑言:“他是中国最早的正式编制的外交官之一。”

    弟弟张斯栒从小跟着哥哥学英语,后来被派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做秘书,在英国待了20年。当时的《申报》刊登过一首诗,赞颂兄弟两人是难得的人才。从中也可以看出,宁波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性。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