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 “打招呼”是社会现象,更是人情社会关系学的一部分。延伸到本来最讲究“客观、公平、公正”的科研评审领域,其危害之深,殃及之广,不得不让人唏嘘。 科研评审过程“打招呼”可谓形形色色,无孔不入。从传统的面传口授、上门汇报,到电话、电子邮件,再到短信、微信。直言不讳者有之,拐弯抹角者也有之。 据我所知,大多数的学者从感情上对“打招呼”是鄙视的,然而遇到利益相关的情况时,很多人还是随了“打招呼”的大流。“理由”最常见的似乎有两点:别的人打了招呼,自己不打就会吃亏,不能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于是打招呼是“逼上梁山”,属自保行为,当然也不觉得理亏;打招呼表示对评审者的尊敬,或者表示对这件事很重视。 第一条“理由”似乎不难理解,个人无法改变大的环境,但“公平”外衣下忽视了那些没有能力或者坚决不打招呼的人;第二条“理由”就令人费解了,评审者真的需要被打招呼而获得自尊心的满足?现实中即使有这样的情况,通常也是少数,而且不要忘了还有那么一些评审者是一直很反感打招呼的。当然,对少数人来说,不需要为“打招呼”找任何理由,因为在他们眼里,学术圈如同名利场,恰恰是这少数人裹挟着大多数人,一同进入了一个难以破解的怪圈。 对“打招呼”不以为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打招呼”好,而是认为他只是在公正地介绍候选人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妥。事实上,科研评价中,同行(尤其是小同行)的评价最不该缺位,而交流与讨论又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遗憾的是我们当今的评价中恰恰欠缺了这一点,因此才有了我们今天最为熟悉的反“四唯”。鉴于这一现状,十分有必要科学界定“打招呼”与同行(或评审人)间交流意见之间的界线。也要考虑候选人是否获得了相同的机会。这恐怕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 宣传教育是我们首先想到的办法,主管领导苦口婆心提要求,一遍遍宣讲纪律,研究人员发倡议或在承诺书上签名,然而如果止步于此,收效甚微也就不足为怪了。制度是改变文化最重要的抓手,建立好的规则,并确保规则得到遵守,规则破坏者受到应有的惩戒,是最为关键的。 (来源: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