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住入海口,筑起一道“蓝色屏障”

——宁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调查系列报道(一)

    编者按

    近两年,浙东经济合作区(宁波、绍兴、舟山、台州、嘉兴五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积极推动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五市联动,开展区域合作,争取社会力量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与绍兴传媒集团、舟山报业传媒集团、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共同策划了“共拥一片蓝”主题融媒体宣传活动。今起,本报从入海源头治理、海岸线生态修复、海洋渔业保护等方面,刊发宁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调查系列报道。

    记者 冯瑄 余建文

    “通过采用浮型饲料,控制投药量,从源头减少污染”“在养鱼塘水流方向上进(曝气)下吸(污水),尾水回用,实现零排放”……

    在宁海大佳何镇水产养殖集中区,这些过去在养殖户林恩原看来“没啥花头”的新技术,如今“逢人就顺口道来”。养了二十多年鱼的他打心眼里高兴,不仅30多亩鱼塘的养殖废水不再给大海带来污染,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个鱼塘的产量增长了三分之一,每亩达到200公斤,一年下来收益也增长了四成多。

    这是宁波加快整治入海河流污染的一个案例。

宁波海域总面积8355平方公里,巨大的“蓝色财富”在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崛起的同时,也使得入海河流携带的氮、磷和重金属污染物超过重点海域环境容量,近岸海域、海岛、海岸线逐渐变为“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

    摸清家底

    如何守护这一湾蓝海?“源头治理至关重要!”在市生态环境局水污染防治处负责人费良汉看来,海洋治污要从直排海域的污染源入手,“任何污染的防治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环保‘家底’搞清楚。污染源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来?粗放式管理带来的必然是治理效果的不明显”。

    为了摸清“家底”,2017年宁波在全省率先开展入海排口(入海河流)治理示范工作,用了5个月时间,对近1600公里海岸线入海排(污)口设置情况全面排摸,完成了宁波历史上路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环保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共有涉养入海闸(养殖碶闸)和入海碶闸排污口596个,入海河流142条,市政、工业等重点入海排污口90个。经水质监测分析,导致宁波近岸海域、入海河流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直排;老厂区没有雨污分流;宁波地质沉降,造成排水管破裂,渗漏至地下水等。

    对症下药

    找出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类别的入海排污口,宁波一方面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在去年全面完成园区污涂片理厂配套建设和安装在线监控的基础上,今年将全面完成再提升改造;另一方面,从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创建入手,实施工业企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分别收集处置。

    针对养殖碶闸数量多、整治难度大的特点,宁波持续优化水产养殖业空间布局,开展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试点。与此同时,制定“一河一策”,持续提升入海河流实施水质。截至去年年底,入海河流水质全部摘帽“黑臭”,达到五类水及以上,47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功能达标率90%。

    “这两年在入海排污口的整治上,我们对不合法排污口实行封堵,合法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费良汉说,截至目前,全市只保留43个入海排污口,并实现了在线监控全覆盖。

    “这些重点入海排污口多指工业排放口,针对废水排放大户设置的,这些企业的废水在给城镇污水处理厂带来负担的同时,废水中的特殊因子也为统一处理带来了难度。”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污控科李红新说,北仑的工业入海排污口有11个,涉及12家大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

    “氨氮0.675mg/l、COD23.44mg/l

    ……”在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厂房屋顶的小房子里,记者看到监测仪器显示屏幕蓝色数据不断在变化。公司能源环保部负责人邓平介绍,废水排放实时监测仪器监测的数据与市、区的生态环境部门是联网的,一旦排放异常,数据会立刻呈现红色,生态环境部门也会第一时间发现。

    记者又走访了同样单独设置入海排污口的台塑台化园区后发现,该园区废水排放设置了两道监测“防护墙”。园区里4家企业每家都设置有监测设备,整个园区还设置了监测房,对4家企业汇总后的废水再度监测,然后排放。

    宁波样本

    “一河一策”“一口一策”“联防联治”……2014年至2018年4年间,宁波共投资184亿元,全力推进象山港、杭州湾、三门湾区域的污染防治,同时实现了对海上、岸基以及大型河流入海口、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的在线自动监测。

    以象山港为例,宁波将象山港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纳入地方政府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这在全国尚属首例。4年间,象山港区域共有效减少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等陆源污染物入海量7.98万吨,关停搬迁象山港重污染直排入海企业2家。象山港区域也因此成为国家总氮控制试点。“接下来我们力争用2年到3年时间,让象山港区域成为全国近岸海域治理的‘宁波样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多措并举的“守护”,也为这片大海筑起了一道“蓝色屏障”。监测数据显示,宁波入海河流水质总体趋好,去年市控14个入海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92.9%,功能达标率100%,无劣五类断面,42家重点直排海污染源达标率为98.2%。

    由此带来的是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水清鱼跃”的景象开始重新回归。去年,我市近岸海域水质一二类海水占比较四年前上升4.1个百分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