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黄淘箩

村里如今只剩下老人还在坚持竹编手艺

    胡仲光 文/摄        

    循着余姚南雷雁湖源头,过龙坑一直南行,两岸青山巍然、竹浪翻卷,山路盘桓,犹如走进了“空山鸟语”般幽静的世界。行至山顶,却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下,小村人家宁静美丽。这里就是被称为“中国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的茭湖山。

    茭湖曾是余姚梁弄区下属的一个山区小乡,20世纪90年代初,乡镇政域拆扩并后划归现梨洲街道所辖。这个高山顶上的小乡有茭湖、南黄两个建制村。茭湖村由岭头、岭峰、茭南、岗后、茶场五个自然村组成,住着施、何、楼、韩等姓;南黄村则以黄姓为主,由上南黄和下南黄两个自然村组成。

    是山上有湖,湖中有茭,因名为茭湖?上山后我们才知道,山上既没有湖,更没有茭。但当地有个民间传说很有意思:很早的时候,这里真的有一个美丽的小湖,湖边先有施何两姓居住。当地方言“施”与“水”、“何”与“河”谐音,因此说这里既有“水”又有“河”,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后来,又有楼姓与韩姓陆续来此定居,因为“楼”与“漏”、“韩”与“旱”谐音,水就这样“漏”光了,地就这样“旱”了,美丽的小湖也就消失了。这当然是人们茶余饭后说说笑笑之事,然而在这个连小山塘小水库也很少见到的地方,茭湖之名总会使人萌生许多美好的遐想。

    茭湖山不仅环境清幽,自然资源也颇为丰厚,人们所熟知的竹制品,就是茭湖山上的传统特产,尤其“南黄淘箩”曾是风靡宁绍地区的品牌山货。老人们说,长期以来山里人靠山吃山,编竹器成了很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位正在路边歇息的老人告诉我,早先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活计,世代相传,男女老少都会编,南黄的淘箩、饭篮,上王的竹席、竹匾都很有名气。南黄人特别能吃苦,老人说,年轻时他与其他山民一样经常挑着山货、带着冷饭包,三更半夜就出门,到几十里路外的二六市、三七市、丈亭、祝家渡一带赶集市。他们的淘箩、饭篮很受大家喜爱,往往没挑到市场就卖光了。

    他的一番话,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工业经济极为落后,人们的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大多依赖手工制作,诸如锄头、铁耙、扁担等农具和淘箩、饭篮、簟、匾等生活用品,都以毛竹为原料精心加工而成。那时,余姚城里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挑着淘箩、饭篮的山民在叫卖,在城的南门头至最良桥一带以及城内通济桥附近,各有一个很大的山货交易市场。在众多的竹制品中,南黄的淘箩和饭篮以其讲究的选料、精细的做工和圆润光滑的造型,最受百姓喜爱。那时,几乎家家户户能找到南黄淘箩和饭篮的踪迹,甚至形容一个人的屁股很大,也常常开玩笑说像“南黄淘箩”,足见“南黄淘箩”的知名度之高。

    老人对我说,现在年轻人大多跑到城里赚钱去了,村里只留下一些老人。当然,老人们也不会闲着,一有空就会编食罩、扎扫帚去换钱用。说着,他带我走进了一个正在编竹席的山民家。一番寒暄之后,我问及生意怎样。山民感叹说,不能同过去相比了,自从有了塑料和合金制品之后,传统的竹编淘箩、饭篮基本没市场了,现在只是偶尔编一些竹席、竹匾和做摆设用的竹工艺品。说着,他拿出了许多迷你淘箩、饭篮和其他小玩意儿给我看。

    21世纪以来,茭湖山实行“梯度移民”,大批山民迁居平原后,山上只留下少数老人休养生息。茭湖山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民风、原汁原味的山寨民宅,不时吸引着城里人登茭湖山度假休闲。我不知道,在讲究绿色低碳的今天,南黄淘箩能否重返江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