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民生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马园社区

开启“二次分类、 就地细化”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陈朝霞 通讯员严裕成 朱燕君)洁净的垃圾房门背后,红、蓝、黑、绿四色垃圾桶整洁地排列在厢房内,分拣员正在对厨余垃圾进行二次分类。这是前天上午记者在海曙区南门街道马园社区看到的场景。

    从前天起,马园社区开启生活垃圾“二次分类、就地细化”新模式,社区8个点位的垃圾分拣员将每天进行二次分类,一方面,对居民分类错误的进行纠正和宣传;另一方面,进一步细分垃圾,达到精准分类效果。

    当天,马园社区8位垃圾分拣员先是在专业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分拣再学习。随后,通过各组之间的分类结果,将居民投放的垃圾再次细化分类,确保投放的准确性和环保性。

    分拣员王玉良介绍,目前很多居民尚未熟悉垃圾分类规则,经常错误投放垃圾,比如将用完的餐巾纸、买菜用的塑料袋、烟头等混到厨余垃圾里;部分日光灯管、电池等有害垃圾,却混入其他垃圾里。

    王玉良深有感触地编了一首生活垃圾分类顺口溜:“会烂绿,能卖蓝,无毒无害全进黑,垃圾分类顶呱呱。”

    马园社区党委书记胡微微介绍,垃圾分拣员主要承担居民垃圾分类指导和监督,辅助分拣、垃圾房保洁、分类知识宣传等工作任务。“周一到周五由社区卫生专干及各网格长开展上下午两次督查,双休日由物业开展督查。”胡微微说。

    为了更好落实和开展“二次分类”,社区还建立了完善的制度:细分制度化,即每位分拣员在每日上岗前对自己督办的区域进行细化分类,确保细化落实;督学一体化,结合街道和上级部门监督工作开展学习培训,让分拣员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