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9-11/25/A8/5618762_bw-zhangwei_1574386384844_b.jpg) |
市老科协“银辉”志愿者开展安全服务活动 |
姜荣华是余姚市兰江街道下菱社区“银辉”党支部书记兼志愿服务大队大队长。退休10年,哪怕身患癌症,仍日夜惦记着为百姓排忧解难,不遗余力地发挥着一名老党员的余热。 2015年,下菱社区设立了“银辉”工作室,不管是邻里矛盾、夫妻不和、赡养继承纠纷,还是管道漏水、车辆停放,居民们都会找到这里,寻求姜荣华这位“老娘舅”的帮助。 “老娘舅”是姜荣华最引以为傲的身份。作为社区“老娘舅”调解团队的队长,他的热心与智慧,让社区里不少棘手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3年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50余起。 2016年8月,下菱社区率先成立宁波市首个社区“银辉”党支部。姜荣华主动请缨,担任“银辉”党支部书记,创设“银辉”党建“五微”工作法,即党员“微承诺”亮身份、“微积分”重激励、“微议事”强沟通、“微家风”树榜样、“微服务”显形象。在他的带领下,下菱社区成为余姚“银辉”党建示范带的重要站点之一,中组部老干部局领导来余姚调研时,对姜荣华的奉献精神连声说好。 退休十载、奉献十载,姜荣华常说:志愿服务使我快乐,使我身体健康,是吓跑我癌细胞的良药。 帮困助学不忘初心 2019年“八一”前夕,一批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张榜公布。在这面荣誉墙上,有一个名字叫胡瑞芝,她是宁波市军分区后勤部离休干部。 38年前,胡瑞芝从军医岗位离休,她和老伴没有闲着在家安享天伦之乐,而是一起满腔热情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 1989年,胡瑞芝看到一幅由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行的“希望工程”宣传画,画面里贵州小女孩那双渴望求知的大眼睛深深刺痛了胡瑞芝的心。自那以后,胡瑞芝夫妇便投入了结对帮扶困难学生的行动,多年来结对300余人,资助金额200余万元,捐助足迹遍及浙、滇、黔、青、藏、桂、川、渝等八个省区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胡瑞芝深知捐钱捐物只是帮困助学第一步,政治上的坚定、思想上的引导、生活上的关爱、学业上的激励才是内核。30多年来,胡瑞芝先后给助学对象写了1900余封信,封封珍贵、句句有力,一笔一画都凝聚着她的爱心。 胡瑞芝说,帮困助学带给她和老伴快乐,“只要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助学一天。”轻声细语中,透露着胡瑞芝坚定的信念。 建言献策精准服务 宁波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4月,2016年下半年加入宁波市“银辉”志愿者联合会,正式成立宁波市“银辉”志愿者联合会老科技工作者分会。 在助力宁波推进“246万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中,数位“银辉”志愿者、老科技专家,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分析,凭借丰厚的专业知识,就搭建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平台、推进宁波石化产业发展形成《搭建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平台完善企业、社会、政府三方合力管控模式的建议》和《关于借力顺势推进宁波石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等课题报告,提出书面建议,得到市领导批示,充分肯定老同志发挥的重要作用。 “发挥余热、注重实效”,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成果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带去利好。10多个农业结对村的果树产量提高了、水产养殖品种调整增收了、新品种果树和蔬菜基地建起来了。更有企业慕名前往,希望市老科协分会能为旗下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指导;医学专家在市老科协分会的牵线搭桥下,走进了偏远海岛和山区;青少年能不定期听上老科技工作者生动有趣的科普实验讲座;每月一次的“银辉”月湖科普讲堂,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为老年人带去紧跟时代步伐的科普培训。 (记者 王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