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晚上,一群“老戏骨”表演的男声表演唱《老墙门》,再次亮相逸夫剧院。(海曙区文化馆供图) |
叶向群 11月26日晚上,海曙区文化馆将一台精心打造的综艺晚会搬上逸夫剧院,犒劳新老员工,答谢社会各界,回望奋斗历程,纪念自己的35周年“生日”。 晚会集聚了文化馆历年创作的11个精品力作,可谓群英荟萃。当笔者再一次看到那个熟悉的男声表演唱《老墙门》,看到10位年龄之和已有753岁的群众演员,依然生龙活虎,依然诙谐幽默,“感动”的情绪瞬间弥漫全身——《老墙门》让人相信:一种被誉为精品的艺术,能够激活记忆,能够温润心灵,能够魅力永葆。 ■现实土壤上采撷的美丽花朵 在宁波乃至全省,海曙区文化馆以文化体制改革探索者和“获奖大户”的美名享誉群文界。在浙江音乐学院教授、公共文化专家张卫中看来,“海文馆”作为一个区级文化馆,获奖级别之高、获奖层面之广,“浙江罕见、全国少有”。自1996年群舞《马灯跑起来》首次获得全国第六届群星奖,2007年至2016年,文化馆创作的《老墙门》《网络女孩》《南腔北调都是歌》《阿婶合唱团》连续四届获得全国群星奖;今年,群舞《快递小哥》又获得全国群星奖决赛入围作品并受邀参加颁奖晚会和群星奖汇报演出。 从上述标题就能直观地看出,这些获奖作品都是以普通老百姓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反映他们的心声,展示富有时代特征的火热生活—— 《老墙门》的创作背景是:随着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记忆中的老墙门开始成为现代人的乡愁。 《网络女孩》将视角切入网络时代:“网络女孩,漂亮潇洒,真情不作假;键盘滴滴答,快乐脸上挂;淘宝QQ博客忙,时尚又风雅……”刻画了当代青年崭新的精神世界。 《阿婶合唱团》从街道、社区业余合唱团队和遍布城乡各地的广场舞中汲取创作灵感,艺术地再现了中老年群众老有所乐、放飞自我的人生追求。 …… 海曙区文化馆馆长罗滨说,这些作品并不是象牙塔里苦思冥想的产物,而是群文工作者在现实土壤上撷取的美丽花朵。 生活确是一座富矿。笔者不久前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一期新闻业务培训,课堂上有位教授抛出一个话题:如今无论在微信朋友圈,还是各地的旅游景点,总能看到一道独特风景:上了一定岁数的妇女会以色彩斑斓的丝巾做道具,“装点”自我,而大叔、大爷们的“标配”,则是挂在脖子上的一部相机。 “大妈的丝巾”和“大爷的相机”折射出中老年群体耐人寻味的心理世界和精神追求,群文工作者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敏锐地发现更多类似的文化现象,进而创作出鲜活的艺术形象? 有一些隐秘风景,只有跋涉者才能看得见;有一些无声话语,只有寻梦人彼此听得懂。 ■精品创作的“望闻问切” 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俞岚将“海文馆”的精品创作经验,归纳为“搭准脉搏”“紧接地气”。在她看来,无论“网络女孩”还是“合唱团的阿婶们”,展现的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画像和精神图谱。 搭准脉搏,让笔者联想起中国传统医学的“望闻问切”。 “望”指望神察色。群文工作者是时代的提灯人和眺望者,而只有在现场、在基层、在路上,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诚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阿婶合唱团》这个作品,从2010年开始,我酝酿了三四年。”编导谢培亮曾向笔者谈及创作缘起,“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会接触一些基层的业余合唱团队。那些大婶、大妈特有意思,她们演唱技巧‘业余’,但艺术激情饱满。每每上台表演,她们‘山寨’的水准与‘敬业’的态度,形成非常有趣的反差,勾起了我的创作欲望,激发了我的艺术灵感。” “闻”本指用耳朵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咳嗽、喘息,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对群文工作者而言,“闻”是以自己的“嗅觉”,去感知某个文化事件或文化现象的整体、局部和细节。 如果说“望”“闻”重在主动发现,“问”就是认真倾听对方心声,了解创作对象的喜怒哀乐。发现与倾听两相结合,才能避免主观臆想,才能更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四诊中最后一招是“指切脉象”,即根据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来判断脏腑气血状况。切脉知晓健康福寿,“切脉”也可判断题材优劣。 曾长期从事我市群众文化工作的宁波市文化局原副局长陈民宪认为,“海文馆”五夺全国群星奖,一大秘诀就是对作品题材认真“把脉”。在他印象中,文化馆创作之前总会在题材的选取、挖掘上下足功夫,他自己就多次参加过文化馆召集的“神仙会”。每个人的视野总有局限,“头脑风暴”除了集思广益,还能激荡出奇思妙想。 ■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在现有体制下,群文干部大都身兼数职,且工作主责是履行普及、培训等群众文化的基本职能。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潜心于艺术创作,往往只有在接到创作任务或“评奖评先”时,才会短时间内“攻坚克难”。 海曙区文化馆屡创佳绩,离不开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上开辟的一条独特路径。 “1993年,文化馆进行人事体制改革,文化馆员工由‘政府人’变成‘社会人’。灵活的用人机制打破了原事业单位的身份限制,像我这样没有背景、没有人脉的外地人最后能进到海曙区文化馆,就得益于当时的改革。”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产业处(非遗处)调研员邝菁琛感慨道。在她印象中,当时文化馆企事业编制“混杂”,而企业编制中的优秀人才做到中层甚至副馆长的大有人在。 现任浙江省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的谢培亮,也是海曙区文化馆培养起来的一名艺术人才。谢培亮是浙江丽水人,曾任浙江歌舞团舞蹈演员,1998年调入海曙区文化馆,从事舞蹈编导等群文工作10余年,后被提拔为文化馆业务副馆长。“调入海曙区文化馆后,我曾两次去北京舞蹈学院脱产进修,时间长达一年半。这两次‘充电’,对我编导专业水平的提高影响巨大。”谢培亮说。 文艺精品创作离不开专业人才,而如何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并最终留住人才,则是摆在大家面前值得反思的一大命题。 ■“许”文化馆一个锦绣未来 11月26日综艺晚会结束后,新老“海文人”登上喜庆舞台,分享生日蛋糕。由“而立”奔“不惑”,吹熄蜡烛之际,大家给文化馆“许”下了一个怎样的未来? “全国一级文化馆”“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都是“海文馆”沉甸甸的头衔和荣誉。头戴皇冠,必承其重。 1984年,“宁波市海曙区文化馆”的招牌,首次悬挂在市区横河街3号一栋不足400平方米的旧房子门口;30年后的2014年,海曙区文化馆迁入沁园街345号宁波市海曙区文体中心,拥有了6500多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小剧场、多功能厅、综合排练厅、舞蹈排练厅、合唱排练厅、书法创作室、琴房、非遗展厅一应俱全,20多间活动用房还包括百姓录音棚、专业摄影棚等顶级现代化设施。 2016年宁波市调整行政区划,海曙区的面积比原来扩大了近20倍,文化馆的服务对象也由老城区居民扩展为涵盖城区、山区和工业区的更广泛市民、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 进入新时代的“海文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馆作为承担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起着引领全区公共文化的示范性作用,不仅要打造精品,更多的职能是服务于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新形势下,文化馆拓面提质,努力建成集现代化城区和“美丽乡村”文化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馆,积极构建海曙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海曙区公共文化大融合、大发展、大繁荣!”海曙区文化馆馆长罗滨说。 据罗滨介绍,区划调整后,“海文馆”把扩大服务辐射面视为当务之急,目前已在17个镇乡(街道)实现分馆全覆盖。 邝菁琛认为,“海文馆”是个老牌城区馆,鄞西片划给海曙后,文化馆干部需要迅速熟悉农村文化工作特点,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她还建议,文化馆可以依托即将开业的城隍庙,打好民俗文化牌。“如何平衡商业文化与民俗活动的关系,如何平衡传统空间与现代生活的关系,都是海曙区文化馆面临的课题。” 陈民宪就“海文馆”的精品创作献上计策。 ——进一步拓展作品题材,围绕视野广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全景式展现生活。既要关注生态文明、精准扶贫等宏大主题,也可触及诸如“城市病”“孤独感”等现代人的忧虑。 ——群文作品的表现手段可吸收更多现代、流行的元素。如音乐创作,不妨将民谣体、说唱、乐队主唱等形式融入进来。 ——基于业已取得的成就,“海文馆”应由单体创作向整体品牌提升,形成一个有主题、有辨识度的系列规划,比如打造新乡村音乐、新文艺群体、新城市民谣…… 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生活。祝愿35岁的“海文馆”,插上互联网翅膀,在更广泛的探索中,提炼出自己的智慧。 不忘来时路,方知梦归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