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厉晓杭 北仑区委报道组顾霄扬 虞海波)昨天,北仑区举行百亿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围绕“246”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此次该区安排了1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近百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石化等多个领域的新兴产业。这其中,有9个项目得益于低效用地二次开发。 今年以来,北仑区全面推进低效空间提升专项行动,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探索土地集约化利用长效机制,打出攻坚“组合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空间的高质量利用。要打破空间资源约束,就要多元化理解‘空间’的概念,向内发力、激活存量,让土地高效能高产出。”北仑区委主要领导表示。 今年9月,北仑区出台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相关实施办法,其中明确将北仑低效产业用地优化处置的适用范围,设置为“年度综合亩均税收低于7万元”的标准。通过对全区土地、楼宇、厂房等利用状况的排查摸底,仅工业企业方面,该区就排摸出低效用地企业167家,涉及土地4800余亩,其中有127家企业初步明确了转型提升方向。 鼓励“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北仑区对淘汰现有低效产业项目、用于发展符合用地目录导向的产业,优先享受产业扶持政策及专项补助资金。符合一定条件的用地对象,被允许分割转让土地使用权,加快开发进程。 以“亩产”效益为导向,该区梳理了一批土地利用率亟待提升、用地面积较大的企业,成立专班,挂图作战,跟进服务。位于北仑大港工业城的一户外休闲运动用品企业,占地330多亩,“亩产”效益较低。今年,区经信局多次与该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督促落实整治提升方案。目前该企业累计投入技改资金1600万元,研发的新产品受到市场欢迎,效益显著提升,预计企业实缴税金可以从去年的857万元增加到今年的2500万元。 据悉,北仑区还将建立低效用地跟踪机制,通过“一企一档”系统梳理资源信息,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长效管理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