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平方舟”:用爱绘出“心形”航迹

安哥拉罗安达码头,当地民众排队前往“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就诊。(江山 摄)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正在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
(江山 摄)

    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刘亚迅

    入列11年来,“和平方舟”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过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余人次提供医疗服务,成为新时代中国军事外交的“明星舰”。它还两次在海上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彰显了我国海军转型建设的崭新成就。今年它更是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被评为“人民海军7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

    大国重器,掀起海上“治愈风”

    作为专门设计建造的大型医院船,“和平方舟”连名字也充满了传奇性。这艘于2008年10月交付部队的船,因其舷号为“866”,常被称为866船。又因其特殊使命,经过反复讨论,海军打破惯例,在“岱山岛”之外,又给它增加了一个富有内涵的名字:“和平方舟”。

    “和平方舟”是一座航行在大洋上的三级甲等医院。它的出现,意义非凡,不仅提升了我军的海上救护能力,也为海上立体救护体系成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月5日,记者登上了“和平方舟”,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可思议。和陆地上的大型医院一样,“和平方舟”上细分了各个科室,还有可以收容300名伤员的床位,能同时开展8台手术。此外,CT机、X光机、空气净化装置等217种共2400余台套先进设备,使它的硬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和平方舟”,在海上掀起“治愈风”,展现“中国力量”。

    东至黄海前哨,南到永暑礁,从简单的体格检查、健康咨询到直接实施紧急手术,入列后,“和平方舟”带来的积极变化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10月20日,它从上海起航执行“医疗服务万里海疆行”任务,开启首次海上探索之旅。40余天时间,它为8000多名驻岛军民送去了健康和关爱,振奋了军心,也赢得了民心。

    和平需要力量来守卫。“‘一艘船、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这是我们船的宗旨,团结就是力量!”今年37岁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政委陈洋阳是半个宁波人。他告诉记者,与其他海军舰船不同,“和平方舟”上医护人员多为临时抽调,缺乏磨合,又常是单舰闯大洋,光鲜的背后是巨大的压力,缺乏凝聚力就走不远。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航行中服务,在服务中训练磨合,每一次破浪前行,都是实兵考验,都是为提升远洋卫勤保障能力、锻造和平力量作铺垫。

    2010年10月,“和平方舟”在亚丁湾开展远海卫勤保障演练,探索大型海上医疗救护平台管理与运用的新机制、新模式。

    2013年7月,“和平方舟”组织舰载救护直升机在外国岛礁巡诊。2017年9月,它又组织舰载救护直升机首次在地中海进行跨昼夜飞行和搜救演练,锤炼全天候应急医疗救护能力。

    2015年9月,中国马来西亚“和平友谊-2015”实兵联合演习,“和平方舟”以2分10秒的时间,通过救护直升机发现了“落水者”。

打捞、转运、检查、诊断、手术……环环相扣,紧张有序,赢得观摩人员的阵阵掌声。

……

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大西洋,从海上立体救援实兵演练到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从远海卫勤联合保障到与外军联演联训,“和平方舟”汇聚了和平的力量,为世界海洋奉上了一份和谐与安宁。

拥抱深蓝,带着希望踏浪来

怀仁扬帆,守护生命。从入列那一刻起,“和平方舟”就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在许多人的眼里,它总是带着希望踏浪而来。

2017年8月17日,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的“和平方舟”,与执行第26批护航任务的黄冈舰在亚丁湾中部海域会合,联合为中国籍散货船“腾达”号护航。

意外突然降临,“腾达”号上的轮机长张春燕在保养装备时伤到了眼睛——角磨机打磨的铁屑飞入他的左眼。疼痛折磨得张春燕度日如年:拖又拖不得,随时会有失明的危险;有心想治,但海上没有这个医疗条件。

张春燕是幸运的。眼科专家吴晋晖对紧急转送到“和平方舟”的张春燕及时进行了麻醉、清创,成功将3毫米铁屑刮除。“感谢海军,祖国万岁!”这是“腾达”号在解除护航后,与“和平方舟”告别时在甲板上打出的巨大标语。

孟加拉国,吉大港。每当有中国军舰停靠,有个小女孩都会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在到访的中国官兵中寻找“中国妈妈”。这个女孩叫“Chin”,孟加拉语意为“中国”。Chin想寻找的人是“和平方舟”的女军医们。

2010年11月9日,“和平方舟”抵达吉大港开展医疗服务。当地医院上门求助: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年轻母亲有早产迹象,情况危急,请求中国来的专家帮助实施手术。Chin在“中国妈妈”的努力下,成功来到了这个世界。2013年8月22日,3岁的Chin见到了曾为她接生的王芳护士;2017年5月23日,7岁的Chin又见到了一位“中国妈妈”——正随中国舰艇编队访问的麻醉科医师盛睿方。当年,正是盛睿方的关键一针,让Chin的出生多了一分希望……

生命,有时是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有时是衰弱脉搏的再一次有力起跳,有时是照进绝境的一束阳光……在播撒大爱的航道上,“和平方舟”人始终把“生命至上”举过头顶,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世界版图上用爱绘出了“心形”航迹,成为世界人民心中的“生命之舟”。

每一次起航满载希望,每一次返航载誉而归。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纪世召,这位曾在船上开展过众多“首次”手术的专家,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和平方舟’始终秉持生命至上理念,11年来9次走出国门,为23万余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实施手术1400余例,让5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这一切都说明了,国土有界,大爱无疆!”

载来橄榄枝,“红十字”辉映“红五星”

“我们虽然佩戴的是‘红十字’,但出了国门,代表的就是祖国,就是‘红五星’!所以,医疗服务是中心,军事外交是核心!”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针灸推拿教研室副教授李伟红说,“和平方舟”就是一条友谊纽带,让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2013年11月,菲律宾遭受“海燕”强台风袭击,人员伤亡惨重。“和平方舟”在刚刚完成125天“和谐使命”任务的情况下,受命紧急驰援。

48小时,完成1400余种医疗物资、100多台携行医疗设备装载和人员集结。为缩短航程,“和平方舟”直接穿过大风浪区,提前一天抵达灾情最严重的帕罗地区。

面对疫情扩散、水质污染、蚊虫肆虐的恶劣环境,官兵没有退缩,每天24小时不间断接诊,连续奋战16天,共接诊伤病员2208人,手术44例,辅助检查1482人次,检测了21个灾民点的25处水源水质,为2600余名灾民送医送药……

2002年,东帝汶正式独立。战争虽已结束,但心灵和身体创伤一直折磨着当地不少老兵。一名叫卢杰罗的47岁老兵,右肩后部中弹,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弹片在他身体里留存了26年,疼痛也折磨了他26年。

“和平方舟”到访后,他上门求助。专家给卢杰罗进行了CT等系列检查和会诊,并精心制定了手术方案,成功从其体内取出一个长3厘米的弹片。随后,其他5名老兵经过手术,也一一解除了伤痛。此后,医院船心理专家对这6名老兵进行了心理干预和辅导。卢杰罗等人喜极而泣……

“我们的船在国外很受欢迎!每次出访,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说我们船上的中医是正宗的。而且你绝对想不到,到过很多国家,时不时就能碰到我的‘徒弟’。这就是中国的文化传播!”李伟红说,身着“海军蓝”,当好“外交官”,扬帆“中国梦”,这同样是“和平方舟”肩负的使命之一。

正因如此,“和平方舟”带着和平使命一次次鸣笛起航——战胜恶劣环境的救援之旅、缓和双边关系的破冰之旅、首次建交访问的开荒之旅、营造良好政治氛围的先遣之旅、巩固传统友谊的亲睦之旅……每靠一港,它都会成为传播和平理念的“明星舰”;每到一国,都刮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

踏出国门期间,“和平方舟”人员先后拜会和接待国家元首、军政高层230余人次。各国政要纷纷盛赞“和平方舟”是“友谊的见证”“和平的使者”“真诚的握手”。这些年来,这艘船上涌现出“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文珍和王海文、“白求恩式好医生”孙涛、“全国三八红旗手”盛睿芳、“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获得者郭丰涛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