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摩擦力”这样变成“凝聚力”

“职工说事”: 绘出劳资双方“同心圆”

    本报讯(记者周琼 通讯员王志勇)“50万元的厂车,是我们‘说’回来的福利。”昨日,搭厂车上班的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环部经理童时军笑着告诉记者。同样是通过“说事”,北仑海伦钢琴挤不进公司宿舍的外来职工苏启红和一些工友领取到了每人每月300元的住宿补贴。他们的需求和福利,都通过“职工说事”平台得以实现。不久前,宁波市总工会向全市推广“职工说事”的做法。

    “职工说事”的快速成长,让作为这一项目设计人的胡陈乡总工会主席叶枝茂“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叶枝茂告诉记者,胡陈乡总工会下设20个基层工会,工会会员总数只有700多人,“当时觉得,辖区内工业基础薄弱,职工人数少,只有创新才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唯一出路”。在对辖区的企业和职工进行深入调研后,叶枝茂发现,不少职工和管理层之间存在隔阂,职工常常“烦恼没处说”,不少企业工会对职工也“不了解、不清楚”。怎样畅通工会法律维权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并站在倾听和回应职工呼声的“最先一公里”?当地开始探索推进“职工说事”这样一个企业民主管理协商平台。“职工说事”工作室企业工会干部在接待并记录好诉求后,属于工会职能范围内的事项,当场或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解决;非工会职能范围内的事项,工会要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和协调,尽可能当场给予答复。若无法当场答复的,及时转办督办,并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回复。

    在当地总工会的推进下,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职工说事”的首家试点企业。工作室成立不久,公司工会主席刘丁平就接到了这样一条诉求:公司地址位于胡陈乡,距离宁海县城有近20公里,一些骑电动自行车上班的员工,路上单程就得一个小时,住得远一些的人,早上5时多起床出门,才能勉强不迟到。长此以往,员工心中有些怨气,此前高层并没有注意到这一情况。得知了员工的想法和需求,公司管理层立刻安排50万元资金购置大巴,专门用于接送员工,解决城区员工到厂区上下班的出行难问题。坐上崭新的大巴后,不少员工欢欣鼓舞。更让企业负责人预料不到的是,方便了员工的上下班,不但提高了员工出勤率,还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一辆大巴换来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双赢”。

    以职工为主体,以“事”为关键,探索形成“问事、说事、办事、评事”的闭环式工作流程,发源于胡陈乡的“职工说事”很快引发关注,经验做法被复制到宁海县48家规上企业。“通过这个平台,职工心平了,气顺了,工作也更努力了。”刘丁平说,“职工说事”工作室开设之初,职工反映了不少实际困难,公司方面也努力进行解决。工作室开设一段时间后,吐槽的员工少了,提点子出主意的多了,这个平台意外地成了企业收集提高效率“金点子”的重要途径。在得力集团,类似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公司工会主席严亚飞告诉记者,“职工说事”落地推进半年,经职工提出并记录在案的共有83件事,除了民生需求、心理咨询等,超过一半是管理创新和技术改进的好主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