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确保矛盾纠纷处理得早、化解得了,是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当前,社会矛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征,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让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要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力与提升治理能力贯通起来,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团组织为纽带、社会组织为依托的基层群众工作体系,加快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管理延伸到每一个基层单元、每一个人,全面清除基层社会治理的盲区、死角。特别是要以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为契机,选优配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彻底改变少数农村矛盾多发、发展滞后的局面。 推进社会治理“最多跑一地”。坚持把着力点放到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理上,进一步增强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镇级分中心功能,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联动工作体系,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代表督事、“老潘工作室”等做法,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同时,要增强“基层治理四平台”统筹功能,推进“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深化基层治理“三治融合”。一个治理有效的社会,必然是责任共担、风险共治的社会。要坚持以善治为目标,建立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自律规范作用,拓宽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渠道,创新“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的实现形式,运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办法增进共识、减少矛盾。特别是要顺应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趋势,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调机制,使城市社区成为幸福文明、和谐有序的美丽家园。 平安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要建立健全灵敏高效的重大风险监测、研判、化解机制,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波。要总结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大会战的经验做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隐患排查处置机制、企业员工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制度,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坚决守住“发展不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底线。要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纵深推进严打深挖、打伞破网、固本强基“三大行动”,不断扩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战果,让老百姓头上的蓝天更加清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