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民生/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旬老人成新时尚话题“内容官”

宁波垃圾分类悄然改变生活方式

在少儿运动会上,垃圾分类知识被融入趣味比赛项目。(范奕齐 摄)

    记 者 黄 金

    通讯员 张舜勇 范奕齐

    六旬老人成为新时尚话题的“内容官”;音乐老师编排全新垃圾分类歌曲深受学生欢迎;中学生自愿加入垃圾分类督导志愿队伍,还带动家人和邻居成为环境卫士……垃圾分类全民大赛以来,宁波市民追求新时尚带来的新变化令人惊喜。

    甬江街道一居民见证了六旬老妈分类习惯的养成:妈妈60岁,刚开始讲起垃圾分类总是一筹莫展,总觉得年纪大了学不会。今年8月,妈妈在邻居的反复指导下,也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厨房放两个垃圾桶,家里专门设一个可回收物临时放置处,扔垃圾前想一想,把垃圾放在该放的地方。每天晚上,妈妈拿着一个个垃圾袋,分门别类地投放到小区垃圾桶里。

    在谈话中,这个居民的妈妈也能自豪地分享自己的垃圾分类经验,成为新时尚话题的“内容官”。活到老学到老,时刻与时代为伍,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时代影响力。

    “不能只留金钱财富给我们的下一代,也要为我们子子孙孙营造更美好的生态环境。”国科大华美医院心胸外科的医护人员在参加垃圾分类活动后,感慨不已:“我们每天在制造垃圾,其实大部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垃圾分类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处置成本,有利于资源再利用,还可以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爱护家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垃圾分类工作环节多、链条长,江北区文教街道工作人员认为,从居民的分类投放、物业企业的分类交付、收运单位的分类运输到处置终端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每一个环节的主体都应该各尽其责、各司其职。

    让垃圾分类更多地被赋予经济意义,减轻垃圾分类财政补助依赖度,是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盐仓社区近期组织了“走进社区——垃圾分类活动”的公益宣传。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居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

    天沁社区的李众光认为,家园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不守护谁来守护?不仅要让居民意识到垃圾继续随意处置只会面临“垃圾围城”的后果,也要让居民认识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压缩中转、科学处置每个环节缺一不可,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垃圾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在他看来,万事开头难,关键在于用社会影响、法律法规等多元化手段引导监督各类社会群体开展分类,一旦形成分类习惯,垃圾分类就能水到渠成。

    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的王姗姗是一名音乐老师:“我想,美妙的旋律一定是孩子们喜欢的,于是以再填词的方式,创编了一首全新的垃圾分类歌曲,并与我校的学生一起录制这首歌曲。”

    “我希望通过孩子们的歌声,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的绿色环保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唱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共同建设美丽宁波。”她说。

    为了增强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江北的一名中学生任天一自愿加入了绿梅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的队伍,参与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督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经常在绿梅小区或文汇小区督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在我的带动下,我们全家参加了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在我的介绍下,朋友也成了一名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一个低碳环保卫士。”他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