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女人的生命史诗

——长篇小说《你的奥尔加》读后有感

    傅晓慧            

    很多读者大概和我一样,是从奥斯卡获奖影片《朗读者》知道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你的奥尔加》是施林克又一部反战主题的小说,与《朗读者》相似,此作在一个女人刻骨铭心的爱情中完成了对德国军国主义传统历史的反思。

    《你的奥尔加》分三个部分,从不同视角出发,将读者慢慢带进女主人公奥尔加漫长而跌宕的人生当中,也带进俾斯麦缔造的铁血民族那段疯狂的战争岁月当中。小说的第一部分用第三人称讲述奥尔加和工厂主的儿子赫伯特之间的恋爱经历。后来赫伯特一去无还,奥尔加则人到中年,及至二战爆发,奥尔加逃难到了德国西部一个没有被战火摧毁的城市,和“我”结成了忘年之交。第二部分,作者将笔调转换成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由“我”来讲述“林克小姐”即奥尔加的故事,并引出她长期以来一直在给赫伯特写信的事实。第三部分就是那些信件的具体内容。那是奥尔加写给在北极遇难了的赫伯特的一封封感情真挚热烈、充满思念与呼唤的信件。而当读者看到最后一封信时,会发现隐藏在写信人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如果不是笼罩在德意志民族上空那久久难以驱散的霸权阴云,我想像奥尔加这样积极面对生活的姑娘,尽管出身贫寒,仍可以为自己赢来平凡而幸福的一生。她起码遇到了心爱的赫伯特,且两情相悦,以至于彼此间悬殊的阶级差别也不能将其分开。可就在自强自立的奥尔加完成学业到一所乡村学校教书时,赫伯特选择了参加近卫军团,而后又奔向了“没有尽头的远方”。说是去北极探险,其实是参加了当时德国殖民者对赫雷罗人的种族屠杀活动……

    奥尔加并非没有过悔恨,她明白自己劝阻不了赫伯特的“成功”向往。她后来一直给赫伯特写信,其实是希望对方能知道他俩已经有了一个孩子,希望对方能为了家人而早早归来,可惜夙愿难成。奥尔加只能非常克制地以家庭保姆的身份照顾着亲生儿子艾克。她未曾想到:艾克太像他的父亲了,竟也同样热烈信仰着俾斯麦那只有通过开疆拓土才能证明民族强大的军事思想。艾克还加入了纳粹党,成了党卫军,在二战中又被俄军俘虏。多年后从战俘营归来,则已形容枯槁,身心俱伤。奥尔加终于发现:在历史的洪流中,在疯狂的铁血扩张战略下,个人的幸福根本不值一提。她那拥有一个完整家庭的朴素愿望又如何去抗衡一个民族极具诱惑力的“梦想与追求”?从某种角度而言,艾克和赫伯特是殊途同归的。而奥尔加能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理性和道德,与命运作不屈不挠的抗争。

    《你的奥尔加》将凄美爱情和宏大历史相结合,从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一直写到战后重建、推倒柏林墙、两德统一、欧盟成立。小说将德意志民族的兴衰荣辱融合进一个女人充满悲欢的生命史诗之中。小说的不少情节值得回味,比如奥尔加的失聪:当宁静的生活被战火打破,处处响起骇人的炮火轰隆声,奥尔加的世界却变得一片寂静——反正她再也听不见原先和赫伯特相知相守时那些美好动听的声音了。还有奥尔加孜孜不倦的写信行为:其实从理智上说,她很明白赫伯特早已不在人世,但从情感上,奥尔加却无比需要进行一种近乎执拗的倾诉。所以她的信件,与其说是写给赫伯特,不如说是写给痛苦的自己,写给莫名的虚无,更写给荒诞的历史。

    你的奥尔加,我们的“奥尔加”,她用一生的经历诉说了军国思想统治下一个总是轻启战端的民族给无数小人物留下的永久伤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