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9-12/24/B2/5735013_bw-zhangwei_1576718770934_b.jpg) |
作者张向阳出版中国戏剧出版社日期2019年6月 |
看戏,是视觉、听觉、思维相互碰撞所形成的风暴;评戏,是寻求感性与理性平衡的探索过程。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烟消云散”之后,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空间。对戏的再挖掘,也就成了剧评人的舞台。 张向阳是一个“戏痴”:在不断看戏中去解析那些感动与醒悟,在不断写作中去剖析一出戏的伟大与平凡,在不断看戏与评戏中,去发现一个又一个别人未曾想到的精彩之处。空间、肢体、音乐、人物、灯光……再寻常的戏剧元素里,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去发现,去探求,去挖掘全新的亮点,让一出戏有了更独特的意义。来不及响起的掌声,来不及说出的台词,来不及释放的演技,让剧评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也让一出戏有了更完美的结局。张向阳在所谓放大和缩减的时空幻觉里,完成了想象力的扩容,完成了创造力的迸发,完成了艺术生命的新生。 张向阳曾创作大型话剧《四世同堂》,获得过国家艺术基金。她以话剧的形式再现老舍的经典作品,原汁原味还原了北京地域传统文化,再现了老舍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语言真味。她对波兰戏剧亦情有独钟,认为波兰戏剧向来强调剧场和教堂具有同样崇高的地位。她还是“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策划宣传。多重身份的张向阳,用行动证明着自己对戏剧的痴狂。 在戏剧评论著作《如果天空不能用来飞翔》中,她能抓住一部戏的灵魂,也能抓住一部戏的漏洞,她能发现一部戏的美丽,也能发现一部戏的深刻。她的剧评如同经典的戏剧一般,扣人心弦同时动人心魄。 (推荐书友:郑从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