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家村一角 (资料图) |
李正平 宁海县葛家村可以说一夜爆红。从2019年4月开始,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的团队走进葛家村,按照宁海县实施艺术振兴乡村的行动部署,开展了艺术与乡村融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前后共组织实施了两期项目。在不长的时间里,葛家村的村庄面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葛家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偏远小山村,成了各路媒体竞相采访报道的网红村。这一切来得突然,也来得必然。现在,农村的硬件设施好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富了,怎样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更和谐、更有情调,宁海县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途径——艺术振兴乡村。从葛家村的实践中,可以获得创意点亮乡村、艺术助推振兴的经验。 A 艺术助推振兴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作为高等学府的教授和研究生,如何把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农村社会实践,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一是扎下来才能做起来。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尤其是在暑假期间,各高校都会组织开展这项活动。这其中有很多团队做得很好,但的确有一些团队流于形式,他们到基层的时间很短,往往是转一下就走了。而丛教授的团队去年4月份第一次来,就在葛家村住了12天;7月份第二次来又住了20多天。他们每天吃住在村里,研究在村里,创作在村里,与村民进一家门、说一家事、干一家活,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村民中的一员。 二是融进去才能见真情。丛教授团队刚到宁海的时候,县里准备安排他们到条件比较好的村里去,但他们谢绝了,主动选择了距离县城较远、交通不太方便、经济条件不好的葛家村。他们一到村里,就挨家走访农户,与村民促膝谈心、拉家常,与村民交朋友,了解村民的愿望和需求。他们提出的方案符合村庄的实际和村民的意愿,不搞大拆大建推倒重来,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三是接地气才能见实效。丛教授团队刚到村里时,先由村干部召集村民来听课。他们特意设计了PPT,讲理念、说案例,介绍其他地方村庄的成功经验,但村民不理解、不愿听,最后就不来听了。丛教授发现了问题,马上改先讲后做为先做后讲、边做边讲、边讲边做,团队和村民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搞建设,以融合设计的理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不仅设计打造出了千年画廊、玉兰王院、仙绒美术馆、桂知苑等40多个共享艺术空间,改变了村容村貌,还培养出了许多村民艺术家,提升了村民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打开了村民身边的艺术殿堂之门。 B 艺术助推振兴要让艺术回归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也要回归生活。艺术只有与生活同呼吸共命运,其生命之树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一是艺术能够走入村民的心田。艺术能带来美,更能走进村民的心田,要以艺术为支点,让村民发现美、创造美,以美为善、以善为美,促进乡村文化、文明、文创、文旅等全面振兴。艺术具有启蒙作用,它本身就存在于民间,而老百姓本身就有许多艺术细胞,农村本来就有很深的艺术根基。在“原来艺术就是这样,原来我也可以做,而且能做得更好”全新的认识下,村民参与的热情高涨,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潜在的艺术细胞被激活,于是在他们手中,竹子、木头、鹅卵石以及各种布质边角料等,变成了竹帘、竹灯、凉亭、花园、布娃娃、玩偶等艺术品。 二是艺术能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艺术不仅能够走进村民的心田,更能打开村民的心灵。现在村民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对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村容村貌的改变,触发了也促进了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变。邻里关系更融洽、和谐氛围更浓了,有的村民主动拆除与邻居家的院墙,使庭院景观相互贯通;有的邻里间摒弃前嫌、重归于好,互相取长补短,改造相邻的庭院;村里的凝聚力更强、向心力更足了,原本破破烂烂的角角落落,村里要改造成小公园,涉及的村民全部同意,拿出自家的宅基地,提供给村里使用。 三是艺术能够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艺术不仅能打开村民的心灵,更能把美好的东西呈现出来。乡村振兴,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唤醒村民的聪明才智。在两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丛教授团队让艺术与乡村碰撞融合,点燃了村民的激情,激发了村民设计乡村、建设乡村的内生动力,使整个村庄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唤醒了沉睡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本。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齐动员、齐上阵、齐干活,改造村庄,美化家园,扮靓生活,不仅提升了乡村的品位,也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C 艺术助推振兴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农村是农民的,村民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体。艺术助推振兴要着力于播种子,致力于唤醒村民的艺术基因,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一是要变群众在边上看为群众主动干。努力破解以往干部干、群众看,政府大包大揽的现象,将艺术设计与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相融合,把艺术设计创造做到关系村民直接利益的项目中来,既让村民看得到、学得会、做得来,也让艺术成果留下来、用起来、维护好。从小事情做起、具体事情做起、群众身边事情做起,让大家看到:有钱的村可以做,没有钱的村也可以做;有钱的村民可以做,没有钱的村民也可以做。 二是要变送艺术为种艺术。艺术家进村并不是稀罕事,但过去主要的做法是给乡村做规划搞设计,并开展一些培训,村民参与度比较低。而丛教授团队走进葛家村,让村民成为主角,变被动为主动,把艺术植入村庄和村民之中,真正使他们发挥作用,去追求艺术的美,去发现生活的浪漫。设计团队是点拨者,是启发人,通过设计,把乡村内在的美和文化挖掘出来,赋予其崭新的样式,体现村庄的特色,再呈现给村民、呈现给社会。 三是要变自己埋头干为带动村民一起干。丛教授团队进驻葛家村,使艺术和乡土的碰撞擦出了火花,村民既是设计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也是传播者、推广者和维护者。从一开始丛教授四人艺术设计团队进村,到二期项目时已有78名村民共同参与设计,分成布艺、木工、瓦工等七个设计组,并开始派出人员帮助周边村庄搞艺术设计和建设,村里的毛竹、布艺等原材料和产品也开始向外输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