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杨头游北京

    岑燮钧

    人活一辈子,总得去趟北京。这是老杨头的念头。

    老杨头与地头打了一辈子交道,春种秧谷秋种麦,匍匐在庄稼地里,一直想着坐回飞机,去看看毛主席老人家,去看看天安门,还有宣统皇帝坐龙庭的那个金銮殿。这样,在老年室里搓小麻将时,吹牛也有个资本。

    这不,儿子的单位旅游去北京,可带家属,就报上了名。

    “爷爷,去一趟北京要三千块,心疼不?”孙子调皮地问。

    “那当然心疼了。”老杨头说这句话时,已没了当初刚听说时那种割肉般的感觉。他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对外面的世界还是很向往的。

    “爷爷,你跟住我,别走丢了。”在飞机场里,他领着孙子的手,却被孙子领导着。他不明白,这么大飞机,咋飞上天的。他想问孙子,会不会掉下来,还没出口,就在心底里呸呸地骂自己。

    进了飞机,他就觉得头晕,好像孙悟空进了妖怪的肚子里。两个小时的行程,仿佛过了一辈子,真不如在玉米地里舒坦。他诧异,儿子隔三岔五跑外面,咋一点都不累。

    进了北京城,人多,车多,楼房多,他觉得闹哄哄的,跟蜂箱差不多。这么挤,咋个转悠,这日子过得憋屈。尤其是吃的第一顿北京饭,没一个菜合他口味。

    老杨头已经有些蔫了。

    到了天安门广场,他有点找不着北。儿子指着说这就是人民大会堂,“那全国开大会就在这儿?”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已到了电视里经常报道的地方,直到见了长安街那头的天安门,他才辨出方向来。他跟儿子念叨,“这就是毛主席登上的那个天安门?”

    他心心念念了一辈子,希望见见毛主席。可是,要见毛主席的人太多了,他进了纪念堂,只看了一眼,就被人流推着出了后门。

    再往前,是故宫。皇帝家就是大,宫门一道道,走了半天才到太和殿。

    “爸,这就是金銮殿。”儿子指点着。

    老杨头远远地看着,一脸凝重。他原先想着,皇宫必是金碧辉煌,犹如天宫似的;可眼前皇帝家的地砖都破了,高一块低一块,草都长出来了。

    “三千块,不值!”他在心里嘀咕。

    所以,当导游与大家商量自选景点时,他说不去。儿子说:“全车人都去,就你不去?大老远来一趟北京,就为了乘飞机?”老杨头说:“飞机有啥好,像个闷罐子。”老杨头觉得再加钱,就太冤枉了,他宁愿坐在车里。儿子知道爹决定的事,九头牛拉不回来,就偷偷跟导游说,到时告诉他爹,那些地方,老年人免票。

    老杨头铁青着脸,不信这是真的。可是,在外面,他不能驳了儿子的脸。

    他脚步沉重,看见哪里有墩子就坐上一会。

    “爸,你没事吧。”儿子看着他的脸色,心里直打鼓。

    “爷爷肯定在想家了。”还是小孙子贴他的心。

    这一晚睡在宾馆里,老杨头腰酸背痛,很不踏实。他一会儿觉得外面在下大雨,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在玉米地里。这么大的雨,玉米地里肯定积水了,他得早起去把沟渠理一理。一睁眼,原来是梦。正是半夜,可他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了。

    他怀念他的玉米地,怀念起早时头上的星子,还有那凉爽爽的风。

    回去的时候,飞机误点,半夜才起飞,到家里已是凌晨三点钟。

    老杨头躺在家里的木板床上,心早飞到了玉米地。新一茬的玉米又可摘了,倒不如起床先去看看。

    “你干吗呀。”老伴埋怨,“别把自己的身体给搞坏了。”

    老杨头没睬她。

    天亮的时候,他已采好玉米,神清气爽地站在集市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