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当前正是疫情管控力与传播力赛跑的最紧要关头,这几天的工作成效将决定未来一个时段整个防控工作的成效。我们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继续奋战、绝不松懈。 基层是疫情防控的基础,依托基层网格进行群防群治,是阻断病毒传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本着“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原则,把问题想得更重一些,把风险想得更大一些,把措施定得更细一些,把网络织得更密一些,坚持靠前指挥,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牢牢把握防控主动权。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全面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属地管理,建立健全各层级防控网络,按照“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的要求,实行地毯式追踪、网格化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排查,确保排查工作落实到“一家、一户、一人”。 早发现、早隔离,是现在控制潜在传染源、遏制疫情蔓延最有效的办法。接下来,马上要迎来各方面人员返岗、返工、返学,将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挑战。我们要按照“立足早发现,守牢第一关”的要求,严格落实首站负责制,着力强化对车站、机场、码头以及公路出入口等重点领域的有效管控,对返程人员全面实施“受控进入”,一律问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来干什么”,坚决切断新的传染源输入。 做好疫情防控,关键在于阻断和救治。对来自疫情高发区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排查、诊断,对疑似人员实施隔离,是对所有人的健康和权利负责,不是隔断交流、隔断关爱。要坚持“隔离疫情不隔离爱”的原则,做好排查、检测和服务工作,消除大家的抗拒和恐慌心理。连日来,防护口罩的使用量大增,对于废弃口罩、隔离区垃圾,要做好安全处置工作,严格防止发生次生污染。 连续多日“宅”在家里,大家都已憋得难受,加上这几天天气晴好,想到外面透透气、放放风,可以理解。但如果确非工作需要,还是应该听取专家建议,尽量少出门、不聚集,注意戴口罩、讲卫生,做好自我保护,万不可松劲泄气、侥幸大意。非常时期,保供稳价是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物资的储备和调配,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假冒伪劣等行为,全力保障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切实稳定市场、稳定供应、稳定预期,充分保障防控疫情需要和市民生活有序。 阻击疫情,越是相持阶段,越是考验每个人的决心和毅力。连日来,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勇担使命,奋勇向前,一些企业放弃休假,加班加点生产防护用品,大家都已非常疲累。战“疫”还在继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我保护,相关部门也要安排好队伍轮换和必要休整;各职能部门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与深化“三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实实在在为防护物资生产企业解决困难,努力保证防护用品货源充足,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