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1月30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一位穿着朴素的老奶奶走进慈溪市红十字会,放下1万元人民币。老奶奶不愿意透露姓名,只是反复说“捐给这次疫情需要用到的地方”,便转身离去。 慈溪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经过多方寻找,打听到这位名叫徐丽珍的老奶奶是位菜农,来自白沙路街道白沙路村。“徐奶奶捐的钱,是卖菜积攒下来的,真的不容易。”慈溪市红十字会秘书长胡峻箐动情地说。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有人不计生死,奔赴一线;有人不问归期,主动请战;有人不舍昼夜,群防群控;更多的人不求所图,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暖人心。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黄口小儿,都投入到支持抗击疫情中。“叔叔,您好,我和妹妹想捐献压岁钱,为抗击疫情出点力。”1月30日一早,在余姚中学就读的高三学生范智安拉着7岁妹妹范仔其的手,在父母陪同下来到该市红十字会,将积攒多年的2万元压岁钱捐给武汉和家乡余姚。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里,范智安时刻关注着疫情。“每天在电视里看到那么多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但自己能力有限,便想到捐压岁钱。”在哥哥影响下,还在上幼儿园的妹妹范仔其嘟囔着要一起加入爱心行动。最终,兄妹俩决定各捐1万元压岁钱。 疫情来临,口罩成为紧缺物资,胡国平却“拱手送人”。胡国平在镇海区蛟川街道清水浦村经营一家杂货店,疫情爆发前,店里有1500个口罩,其中N95口罩200个。“不卖了!把口罩留给最需要的一线人员,除了自家留了10个,其他送给有需要的人。”胡国平说。 这些天,医护人员、防控卡点执勤人员等身处“战疫”一线的人员,成为广大市民关心的“焦点”,大家自发为这些“为众人抱薪者”送去温暖。1月30日下午,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健集团总院急诊科收到40束鲜花。每束鲜花上都留有一张小卡片,上面留言:“奋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辛苦了!加油!我们在一起!”这些鲜花是一位市民自发购买,并由花店统一送至该院。鲜花簇拥,医护人员表示太暖了:“被市民惦记着的感觉真好,我们会坚守一线!” 暖心的不仅有芬芳的鲜花,还有热气腾腾的饭菜。1月30日中午,在奉化东环线方桥疫情防控卡点执勤的周旭东吃着盒饭,感受着寒冬里的阵阵暖意。周旭东来自交通部门,这几天,他和卫生、公安等部门的几位工作人员,在这个卡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主动送餐的吴丹经营着一家餐馆,她说:“疫情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就是想为抗击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们在那里执勤吃饭不方便,盒饭我们会一直送下去,直到卡点撤掉。” 这些天,我市的居家隔离人员为“战疫”做着自己特殊的“贡献”。各地主动提供代买各类生活用品等服务,并送上口罩、温度计等防护用品,全力保障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 隔离不隔爱!1月30日,宁海桃源街道32户居家隔离人员收到了来自宁海县妇联的一份特殊礼物——鲜花及手工艺品,每束鲜花写着“我希望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等温暖话语。“这份特殊的礼物让我很感动。”居家隔离人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