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要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2月0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愿“抗疫文风”成为常态

    吴启钱

    近日,网上有篇文章叫《武汉疫情后,将会发生的十大变化!》,表达了对大疫过去有大变的愿望,流传很广、圈粉无数。实际上,抗疫过程中,很多变化已经在发生,比如文风。

    防控新冠病毒疫情以来,总体而言,从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到政府发布的通知、公告,从地方领导讲话,到新闻发布会上的答问,文风已经发生了变化。

    比如,市里发布疫情防控“十二条”措施,明确了十五个“一律”、四个“必须”、六个“不得”等规定,逻辑清晰,态度坚决。在语言表述上,没有一款规定不是干货,没有一条禁令不是“硬核”,几乎没有一字是多余的,干净利落、简单明确。

    再比如,这两天网上广为流传的另一篇为浙江省点赞的文章《抗击肺炎疫情,我打心底佩服中国这个省》,文中有这样一些话:正月初三开始,浙江领导班子,每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全国全省报告疫情动态,过程高度透明。浙江每一场发布会,没有任何走过场、对稿念、倒苦水、打官腔。不仅如此,他们还邀请了每个领域对应的官员或专家,逐一作答。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极具针对性。做到了不说一句废话,不打一个太极。每一个词语和数字,都有理有据。

    这样的评价,是公允中肯、实事求是的;举为文风变化的例子,也是恰当的。

    文风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在语言文字上的体现。一段时间以来,尽管中央历来反对语言漂浮、文风浮夸,一再强调短实新,反对假大空,但一些官员的讲话、报告、文章,一些地方的通报和通告,常常空话比比皆是,套话假话连篇累牍。官声官气、苍白浮华的文风始终未能刹住,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说话写作上的反映,结果是消解了官方公信力,也污染了语言环境,群众很反感。

    任何集体行动都离不开组织、离不开动员、离不开传播,因而离不开语言、离不开文字、离不开文风。放在平时,官方文风虚浮一点,倒也无大碍,一方是爱说不说,另一方也可爱听不听。但在无情的疫情面前,情况就不同了。

    因为疫情不讲政治,但怕认真。认真既体现在防控措施上的扎实,也体现在语言文字上的严实,切忌拖泥带水。因为疫情不顾大局,但不敌科学。科学既体现在防控工作上的精准施策,也体现在语言文字上的精确描述,不能虚头巴脑。因为疫情不谙人性,但惧真相。传播真相实情,语言文字必须实事求是,杜绝言不由衷。

    所以,对文风来说,疫情是一种倒逼,疫情防控是一次改变的机会。当前正是匡正浮夸自大、华而不实文风的时候。疫情防控中,在多数地方,官方发布的通告也好,地方官员的答问也好,都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在文风上体现出来的变化就是——

    没有了套话,因为套话浪费时间,而与病毒作斗争需要争分夺秒。没有了大话,因为大话容易出现漏洞,而防控疫情必须严密织网,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漏。没有了空话,因为空话可以唬人却吓不倒病毒,正如网友说的“口号不如口罩”。没有了谎话,因为谎话无异于“病毒之友”,没有了假话,因为假话防不了恐慌,安民告示要义在告之以真。

    总之,在我看来,这段时间官方关于疫情的文书,大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简明扼要又通俗易懂,让人感到了久违的精准朴实、实在管用。这是实事求是文风的回归。这种变化与回归,在疫情面前使民众知情,让民心安定,提民众信心,助民众理解,获民众支持,能够保障防控工作的有力开展。文风连着党风和民风,因而文风无小事。愿“抗疫文风”能够常态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