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迷上米芾

    四明田文          

    

    两年前的秋天,与友人老方、老孙从武汉去随州游玩,途经襄阳。入夜,向当地人打听周边有何历史景观可以一游。在汉江边遇到一位散步的女子,她热情介绍,襄阳古城墙保护得很好,全国少见;江对面的米公祠是襄阳市标志性景观,都可瞧瞧的。

    “米芾,知道吗?”她怕我们不懂米公祠,特地强调了一下。“莫不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正是。”

    米芾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国书法史上,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因个性怪异,举止癫狂,人称“米癫”。

    听此消息,我非常兴奋,当即建议改变行程,在襄阳古城逗留半日,到米公祠去欣赏米芾的书画。

    次日一早,天朗气清。三人登上襄阳古城墙,环视四周,景象开阔,汉江奔流,屋舍林立,真是“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发了一通怀古幽情之后,导航来到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朝,扩建于明朝,是为纪念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帖45碣,其他碑刻145碣。2006年5月,米公祠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购票入内,只见碑石林立,怪石嶙峋,银杏参天,给人以清静幽深的感觉。当时,正是银杏叶黄时节,满院黄叶铺地,一群穿戴鲜艳的妇女,正嘻嘻哈哈在树下摆拍,是一道美丽风景。

    祠内中轴线上为主体建筑,有亭、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殿堂里珍藏陈列有米芾及大量宋代墨迹和石刻。拜殿、宝晋斋内悬挂的匾额、楹联琳琅满目,我印象深刻的有“颠不可及”“妙在得笔”等,还有一联写道:“与孟鹿门号两襄阳书传千古,共苏黄蔡称四巨子颠压三人”,“孟鹿门”是唐朝诗人孟浩然,两人皆是襄阳名人。

    中轴两侧为东、西石苑,苑内亭台榭廊,高低错落,参差有致,廊壁陈列着“米苏黄蔡”等人的书法石刻百余块,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为米公祠留下的墨迹石刻三十余块。转入后花园还有一个小池塘,精巧别致,游鱼戏水。

    米公祠真不愧为隐藏在汉水之北的书法圣地。细观米芾的书法,姿态摇曳,笔势翩翩,意态天成,令人迷恋,可惜此行时间紧张,只能匆匆一游,那就购买些字帖回去临摹吧。

    出口处右侧一间偏房,有书画字帖出售,于是踱进店去,从众多字帖中一眼相中《蜀素帖》,那可是写在绢上的书法呢!字帖是大开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列为“中国当代经典碑帖第一辑”。同时,将《米芾墨迹选》三册,也全部购下。三册中有米芾的行书三帖、草书四帖,以及清和帖、苕溪诗帖、新恩帖、秋暑多景楼诗帖、珊瑚帖、紫金研帖等名帖。

    腆着大肚子的女店主向我推荐了米芾书法的拓片。看着墙上挂着装裱过的米芾书法拓片,墨迹浓黑,字迹清晰,如风樯阵马,刚健婀娜,心中甚是喜欢,但一问价格,都是几百上千元的。想想囊中羞涩,便挑了一幅单张的《清和帖》拓片,微信转账。老方、老孙见我买帖,也纷纷选购。

    回家后,闲暇时光里便常常阅帖观拓,越看越喜欢,偶尔也临写几笔,但终不成样子。见别人二王体写得好,就临摹王右军书法;见别人篆书写得好,又讨来杨沂孙的《在昔篇》临摹,但终没有找到感觉。

    求学之路,向行家名家请教非常重要。去年夏天,一日得空,去沙孟海书学院拜访青年书法家小马,向她请教如何学书法。她说,初学者要先临摹,但所临之帖又非常重要。巧的是,她的书案上正放着米芾的尺牍,是原色放大本的,其中包含《致彦国士帖》《箧中帖》《竹前槐后诗帖》等名帖,令人喜爱。小马老师说,米芾的字不好临,你如果喜欢,就将这本帖子拿去临摹吧。

    回家后,常常临写,一段时间,略有心得。

    又去宁波书城购买来各种米芾字帖、书籍,有空研读,出差坐车也将字帖带上,随时读帖,慢慢了解到帖子的妙处。单说那《蜀素帖》吧,是米芾书于名贵乌丝栏蜀素绢之上,写的是米芾自作的八首诗,有《吴江垂虹亭作》《重九会郡楼》等。用笔纵意挥洒,字体率意纵放,笔势飞动,提按转折,侧锋取妍,曲尽变化。更因素绢不易受墨,通篇墨色如渴骥奔泉,使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神采奕奕。墨浓处,有如刀法的硬猛坚深;飞白处,有剑法的柳叶轻飘;转折处,如鞭法的九曲回肠;轻盈处,若步法的翩若惊鸿……

    去年夏季,单位工会开设书法班,前来上课的陆爱国老师是宁波书法名家,又是老相识,于是每周抽时间听他讲书法,课后临字的时间也多了起来。这段时间,临过赵孟頫的行书字帖,也临过魏碑,但写来写去,我还是喜欢米芾的字。陆老师说,米芾书法,顾盼、断连、藏露……难度很高。所谓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八面出锋,互相照应,此起彼伏,意在笔先,气韵贯通。我虽临写得“蟹爬”一样,陆老师还是不断点赞,鼓励我坚持下去。

    前不久,阅读了吴梅影的人物传记《淡墨秋山画远·米芾》一书,她在自序中说,“宋四家”中,独爱米书——他的字,是四家中才气最高、个性最为鲜明、最耐看耐品的。东坡才气也极高,但在书法上下的功夫不够,字伤于肥;山谷太放,字伤于长;论仪态,论气质,论超迈飘逸,论字里行间风云际会,米书第一。她甚至说,米芾的字,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是曾经儿时的陪伴。吴教授是真懂米芾啊。

    追寻米芾的学书之路,方知他跟普通人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一次,米芾与苏东坡谈及学书之路:“得坡兄提点师法魏晋,往后,弟学晋帖,临羲献,学钟张,摹索靖……未曾一日停辍。”他在《自叙帖》也谈到,曾写壁、学柳、学欧、摹褚、摹段等,学过多人书体,“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

    不断探究,转益多师,“一日不书,便觉思涩”,到了如醉如痴的境地,人的个性也变得七颠八倒,又痴又癫,也许,这就是米芾的成功秘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