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1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攀高,“争”字响当当!

    编者按:像前几年春节期间说“转”、说“干”、说“变”等一样,今年过年前,宁波日报理论评论部组织了一组专题评论:新春说“高”,意在围绕一个“高”字,刊发多篇评论,论说宁波发展。不料,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这组评论暂时搁置。40多天过去了,宁波防疫态势持续向好,各行各业渐渐回归正常。我们又约请作者,结合当前形势,对此前撰写的评论作了修改,今天起陆续刊出。

         范 昉 

        “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今年是决胜收官之年。1月初,宁波新闻媒体推出了“攻坚一线看变化”系列报道。如1月10日《宁波日报》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交出的一份年末答卷显示,宁波已拥有2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全市技术交易额为214亿元,同比增长56.2%。2019年前11个月宁波高新产业增加值为1859.82亿元,同比增长7.1%。1月17日,市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亮出攻坚攀高成绩单:争速增幅为8.1%,争先首破5000亿元大关,争投创124.16亿元新高,争优、争效、争强也彰显魅力、活力、动力,整体提升了发展的力度、速度、温度、深度、热度。

    新故相推,岁月无声。三年攀高,功在一“争”。宁波已抵达登高望远的境界,未来可期。宁波新的高度首先是“争”出来的,“争”字响当当!

    在我的书房里,挂着一幅儿童画《看谁爬得高》:六根爬杆,小朋友们争着往上爬,太阳照在头顶,小鸟飞在脚下。稚拙的笔,画出了一种“争”的精神。阿拉宁波拉高标杆,“争”字当先,强化争的意识,焕发争的斗志,咬定争的目标,拿出争的行动,提高争的本领,壮大争的声势。在“六争攻坚”千人大会上,22位负责人签下军令状,担当履责,奋勇争先。把优质干部资源放到“六争攻坚”一线,让他们“有过经历才有经验,接过地气才有底气”。涌现出以熊澎桥为代表的一大批担当作为的好干部,市委予以表彰,宁波媒体争相报道,也让敢于争先创优的好干部响当当!

    宁波拉高标杆,既有“争”字当先,又提出“四知四行”精神,从“知”获取智慧和力量,倡导“行”必务实、“行”不懈怠、知行合一,这就构成了一种完整的“争”的精神,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王蒙说:“最古老的《易经》,它就给你来一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不得了的呀,这就是中国文化能够和现代化衔接的阳光大道,所以中国文化是可以往现代性上走的。”如果把“争”的文化进行掂量,完整表述就是一种争先创优文化,体现了自强不息,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不蒸馒头争口气,与对手争,与自己争,与时代争。从1G的缺席,到2G的跟跑、3G的追跑、4G的并跑,终于实现5G的领跑!这就是“争”出来的!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宁波及时有效应对,全体市民风雨同舟40多天,与疫情抗争,争得了宝贵的速度、时间、主动权。至3月9日,宁波157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而早在3月3日,省市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我市13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968亿元,年度投资353亿元。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随着春天如期而至,宁波也“争”出了“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新境界。此刻的宁波,疫情图与复工图相呼应,复工的进度紧追疫情防控好转的态势。复工,无疑增加了疫情反弹压力和变量,复工也是抗疫,防控仍是“硬核”,必须把握好两者的平衡点,双线作战,精准施策。加快复工的声音不仅来自中国,更来于世界,因为中国是世界的工厂,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整个世界希望中国加快加大复工步伐,而宁波要走在前列,勇于担当。

    复工和抗疫,都应突出一个“争”:竞相争引,主动争揽,积极争创,奋勇争先,争抢机遇。让争的劲头越来越足,争的氛围越来越浓,争的效果越来越明显。而争的内生力量来自市委的坚强领导,来自干部党员的担当作为,来自复工者和全体市民的努力奋战。

    三年攀高完成,就是一个新的周期。经历了新的积淀和锤炼的宁波,向海而生,听涛而立,一定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