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2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后期, 社会“康复”需要我们做什么

    

    

    

    王 葵           

    

    截至3月11日,我国新冠肺炎治愈人数已经超过6万,几十万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也恢复了正常生活,疫情发展进入了后期。如何解决康复者的心理问题,以及社会层面的“康复”,是民众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恢复正常社会,需要我们人人参与。

    从心理学上讲,“我们”这个概念常常代表熟悉、安全、可依靠。对新冠肺炎康复者而言,往往会把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人归为“我们”;而许许多多未曾患病的个体则可能被归为“他们”。现实情况是,新冠肺炎康复者的数量占总体人群的比例很小,几乎周围都是“他们”。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周围都是“他们”时,我们对自己独特性会有很好的觉知。好比一个第一次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也会对“中国人”这个身份有非常深刻的体验。类似的体验还会出现在工科专业班级里几个稀稀落落的女生身上,或者出现在幼教专业班上星星点点的几个男生身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很多事情的归因会不自主地往某个让人具有“独特性”的维度上靠。如果在国内,无论被款待或者被怠慢,大家都不会做出“因为我是中国人”这个归因;但是,如果在国外,和一群外国人在一起,这个归因非常可能不由自主地冒出来。

    因此,出院之后的新冠肺炎康复者有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份”更加在意。过分在意会导致敏感,会以一种和患病前不同的目光来审视一些其实很平常的经历。为什么熟人不再跟我打招呼?为什么人们急匆匆地从我旁边经过?为什么门口的保安对我不如以前那般热情?其实在之前,人人有过遇到熟人但是对方没有打招呼的情况,甚至自己主动打招呼别人也没有回应的情况。但是经历过“新冠诊断”之后,在“新冠肺炎康复者”这个崭新的标签的驱使下,人们可能会把一些寻常的经历和“新冠肺炎康复者”这一特殊身份联系在一起。

    如果新冠肺炎康复者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这种过分敏感的情况,就无须自怨自艾,也无须自责。这是个体应对新冠肺炎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而时间,往往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人们会忽视新冠肺炎康复者会产生抗体这个事实,也会忽视迄今为止没有新冠肺炎康复者发生感染他人的事实,而过分关注被标记成“他们”的“新冠肺炎康复者”中的“新冠肺炎”几个字。

    这种看似风声鹤唳般的行为,实则源于内心深处对于风险的极度厌恶和对新冠肺炎康复者缺乏共情。需要意识到一点,安全行为和完全无风险是两码事。游泳是有风险的,但是正规的游泳馆会有各种各样的措施保障安全,因此去游泳馆游泳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行为。每个人都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但是按照专业机构的建议,认真做好防护工作,那么大体上,我们也是安全的。无论你喜欢与否,生活都不可能完全没有风险。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对“他们”中的一员产生共情要比对“我们”中的一员更难。人类往往能认识到“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是对于被称为“他们”的一群人则会使用简单的标签,忽视他们的独特性。外貌可能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往往觉得周围熟人的长相各有不同,很容易识别出特征,但是在许多人眼里“外国人”都长得差不多。同样,外国人也这样看我们。在对于情绪的认知上,也是这样。人们常常能够意识到“我们”中的成员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个体,但更难从被看作“他们”的人群中体验这种“人”性。

    受这些“症状”影响的人,数量上可能要远远多于确诊的患者。过度的防御有时候会带来很大的困扰——有人努力寻找自己身上“可能患了新冠”的证据,稍微出现感冒咳嗽的症状,就先于医生给自己“确诊”新冠肺炎了,而且对于医生的“阴性”诊断心生怀疑,多次前往医院检查。也许正是为了减少过度防御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发布信息指出,“自行购买抗生素”和“佩戴多层口罩”属于不建议而且可能有害的行为。

    人类从来没有生活在绝对安全的生活中。流行性疾病从来没有远离过人类。大家要认识到,这种生活在不安全的世界中的情形,也是一种常态。威胁人类的不仅仅是疾病,还有交通事故、战争、自然灾害。而且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不安全的时候,接纳内心的不安全感,其实从来不仅仅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需要面临的任务。

    来源:光明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