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四明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0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莒根 拜太公

徐巧琼

    

    

    

    

    

    从宁海西溪开车到新昌莒根,需要两三小时;从新昌莒根开车到宁海西溪,也需两三小时。如果是徒步,从莒根出发,经新昌县巧英乡、宁海县深甽镇再到西溪,恐怕需要十余个“两三小时”了。

    700多年前,我的先祖就是沿着这条路线,携儿带女,翻山越岭抵达西溪的,从此在这“两水夹西溪”处,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徐氏一族,也成为西溪乡的“大族”,直到十几年前因建造水库,再次迁徙。

    无论是在西溪,还是现今的迁居地,在村人心目中,新昌莒根,始终是“圣地”。年年清明日,全村倾巢出动,去莒根“拜太公”。有车的开车,没车的搭车,搭不到车的,就直接步行——挑着担子,一步一个脚印,走到莒根村口的总太公坟,只为了清明时节,给老太公上炷香、加捧土。

    几百年来,西溪人与莒根的族人,一直互通款曲:儿时,每年正月、清明甚至开桥、做寿,村里请戏班子做戏时,总是先问问新昌的戏班子有没有空;莒根村里的来了,饭桌上的菜肴,也会比平时丰富些。负责招待的西溪人,总是挖空心思,上山掏笋,下坑抲鱼,搨麦饼、酿米酒、割麦虾汤,想方设法让莒根的乡亲们知晓,这不是别的地方,这是家——是西溪人的家,也是莒根人的家。

    可能是树挪死、人挪活,当年迁移到西溪的乡人,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现已有1000多人,七代辈分。而驻留在莒根村内的徐氏族人,至今仅300余口。莒根距新昌县城50公里,离巧英乡政府近20公里,无班车直达,交通很不便利,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保留了村庄的原生态。

    莒根就在巧英水库旁边,依山傍水。水是碧绿澄清的水,岸边三三两两地站着笔直的水杉,水库中央还有小岛,风景如画。遍地翠竹,给莒根添了一份绿意,近年来,村民又种上了果树、苗木,以及油菜。要是春天过莒根,一路上红粉粉绿油油黄灿灿的,甚是热闹。

    村里的房子一律依山而筑,坐北朝南,不同时代的建筑,在这儿泾渭分明:最早的是泥屋,四平八稳,简简单单,黄色的外墙缠满了绿藤,虽才一两间,却别有风味。更多的,是那种成排成排的房子,十几户人家连成一排,共四五排,均为木构建筑:前面是道地,右侧堆着斫好的柴爿,屋顶上垂下来几只木钩,挂着葫芦、带豆种等;后面是房屋,一楼烧饭,二楼睡觉。这几年,莒根也添了不少新建筑,红砖绿瓦,象征着时代的变迁。

    当然,不管是黄泥屋、木构房子,还是新建的水泥房,都是“我家大门常打开”。莒根人很好客,远方的亲戚、游客来了,管他认不认识,总是一把拉了进来,先端上一碗蜂蜜茶,再下一锅水饺,肚子不吃得圆滚滚的,就不让你出门。

    若能与莒根人攀上亲道上故,那更是不在话下了:吃完了,还得把你的包塞得满满的——水果、牛奶、零食,甚至是整整一麻袋的野果……莒根没有十里长亭,只有长长的山路。临走时,莒根人会陪着你,一路步行,一路絮叨,直送到几公里外的车站,等客人上车了,才离去。

    莒根村头,有“偃王亭”,供奉着周朝时那位因“仁义失国”的徐偃王。现如今,徐偃王也被徐氏后人奉为共祖。或许,莒根人的纯朴和侠义,也是源于这位徐氏共祖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