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3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失的正大路

留存着宁波人的“火柴传奇”







1929年宁波市全图局域图(图片由作者提供)

    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齐有宫女把硫黄沾在小木棒上,遇火种让其起燃,被视为现代火柴的雏形。而不需借助火种的现代火柴,则由欧洲人在三百多年前发明。1833年,瑞典建立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英国、法国、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批量制造。

    此时中国正处于闭关锁国的清代,当火柴流入中国时,清人惊奇地记载道: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叹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奇昂,非豪商显宦无力求之耳。

    1840年鸦片战争后,作为《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中的重要条款之一,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港口城市对外通商,价格“奇昂”的外国货物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百姓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百姓的日用品很多带上了“洋”字,如洋灯、洋火、洋油、洋皂、洋伞、洋布、洋装等。西方殖民者带来的经济、文化意识也同时不断冲击着这些地区的百姓,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徐雪英            

    

    外国洋火开埠抢市场

    作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宁波百姓较其他内陆城市百姓更早接触到外国火柴。据浙海关贸易报告记录,1868年宁波进口火柴920罗(罗:数量单位),1869年则升至2560罗。除了称外国火柴为“洋火”外,宁波百姓还形象地给了“自来火”这个俗称,至今仍在宁波民间使用着。

    为了更好地销售商品,外国商人在开埠后纷纷进驻通商城市设立洋行,经营洋货。在宁波,他们以甬江北岸作为居留地。虽和宁波商业重地东门口仅有一江之隔,其时却是荒滩之地,仅有几个小渔村了了可见。这可以从1883年宁波府城图得到佐证。

    外国人认为江北岸虽然荒芜,但地理位置优越。陆路紧邻镇海、慈溪,水路上可通余姚等腹地,下可达镇海等海口,又无城墙限制,他们的商轮和军舰可以自由出入,又有大片空地可供发展,是理想的居留之地。1862年1月,英、法、美以保护侨民安全为由,划定江北岸外国人居留地范围,即南端桃花渡口(今新江桥),东北沿甬江至白沙路外国人坟地一带(约今白沙路与东草马路交接处),西北沿姚江过槐花树下到近姚江转弯处(今槐树路西北端),北延伸至鄞镇交界尚未开通的“新江”一带(原正大火柴厂工人宿舍附近)。

    除商人、领事等外,传教士也纷纷兴建教堂、学校及医院等。在江北岸,以法国天主教堂规模为最大。法国江北天主教堂主建筑位于中马路南端,建造时间为1872年,在以后近半个世纪里,江北天主教堂不断圈地扩张,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洋人教堂。

    天主教堂开办“正大自来火厂”

    1907年,教堂开始在江北泗洲塘圈地上开办光明烛皂公司。上海《申报》在当年11月11日专门刊登了此则消息,上云:绍兴职商姚士芳拟筹集资本银二万两,于鄞县江北岸地方设立光明烛皂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各种洋烛洋皂,运往本地平价销售,以期抵制洋货。现已拟定章程,禀请商务局立案给示保护,一面由宁波商会禀部遵章注册云。

    同年,天主教堂又在江北泗洲塘开办自来火厂,为和光明烛皂公司相配,取“正大光明”之义,火柴厂被命名为“正大自来火厂”。

    教堂创办的正大自来火厂是不是宁波第一家火柴厂呢?答案是否定的。宁波第一家火柴厂(也是浙江第一家火柴厂)在慈溪诞生。1889年的《捷报》记载:宁波道台批示慈溪县一家商号建厂制造火柴,但开业后不久就歇业。因时间短暂,史料对这家火柴厂语焉不详,创办人也历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宁波帮奠基人、慈溪籍的严信厚。

    和慈溪火柴厂命运相似,正大自来火厂在创办两年后,也因经营艰难,停工歇业。《中国火柴工业史》分析认为,我国早期火柴厂发展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主观上大都因不熟悉生产技术,土法手工效率低,火柴原料依赖国外采购,本身资金不足及管理不善等。客观上则因19世纪末,火柴等商品虽在沿海城市打开了市场,但在农村销售还是极为有限。同时又因欧洲火柴、日本火柴等强势竞争,因而起步非常艰难。有的开业不久即停产歇业,有的虽然维持生产,也只是短期经营而歇业。

    1909年,歇业的江北泗洲塘自来火厂厂房被出租给中马路余茂纸行,但不久也亏蚀闭歇。宁波近代早期工业起步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宁波帮主导下的“正大新公司”

    1912年,备受打击的宁波火柴业迎来了转机。重新扛起战旗的,一般认为是宁波慈溪籍旅日华侨徐惠生。和大多数宁波帮商人一样,徐惠生有着灵敏的商业嗅觉,善于在危中找机,有着化危为机的不凡能力。

    《宁波市志》记,徐惠生集资银圆1.5万元,租赁正大自来火厂,改名正大新公司,为省内第二家火柴厂,聘日本技师2名,有排板车7部,化工原料及火柴梗、盒片多从日本进口,月产火柴300件。

    五四运动后,中国掀起提倡国货与振兴实业的热潮,正大火柴厂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宁波市志》记,1920年,正大火柴厂职工已有353人,资本10万元,年产童车、爱鹅商标火柴8000件,占全省火柴总产量12.12%,年产值已达28.26万元。

    1925年,浙海关报告,这一年正大火柴厂“获利颇丰,所制之品半供本埠之用,半运温州、福州两埠销售,而日本火柴则完全绝迹于本埠市场矣”。《近代浙江火柴史概论》也记,1927年起,正大厂火柴内销大增。1928年,在长江一带打开销路,产品多由帆船装运各地。1929年,加入“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登记注册牌号,品牌有民国、嫦娥、采桑女、泰山、爱鹅、童车、浙江地球等。

    1929年,宁波市刊印全市地图,正大火柴厂及徐惠生扩建后的正大新公司被标入地图,赫然显现于江北岸姚江之畔。从此图局域图可见,早期江北泗洲塘正大火柴厂位置应在今西草马路畔日湖公园一带。昔日那里有泗洲塘、泗洲河等水系,后随江北岸的开发而填平,留下泗洲街、泗洲路等派生地名。今江北泗洲路小区、泗洲路小学便为“泗洲塘”系地名的历史遗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纷飞炮火中,许多中国企业不是被炸毁,就是被日本军队接管。为免遭灭顶之灾,正大火柴厂借用德商“施哥慈”牌子,把公司改名“施哥慈火柴厂”,并在屋顶涂上“卍”字旗,以此作为掩护。可惜最终还是难逃一劫,于1941年倒闭歇业。

    1945年抗战胜利后,正大公司重振士气,以300箱火柴代价,收购了天主教堂所有厂房、地皮及设备,以宁波正大股份有限公司名义重新注册登记开业。宁波正大火柴厂和许多中国企业一样,终于挣脱了殖民枷锁,完全成为中国人自己的民族企业。

    1946年,公司生产的“童车牌”火柴年产11.6万多件,在福建、上江(金华、兰溪一带)、下路(嘉兴、湖州一带)、台州等地,几乎家喻户晓,备受青睐。后又并购宁波另一家“四明火柴厂”,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宁波较有名气的本地民族企业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由私转公迁新址

    1955年,正大火柴厂实行公私合营,创利较好。据桂德浩先生《宁波火柴厂厂史》记,1956年宁波建造工人俱乐部,正大火柴厂曾出资4万元,为当时出资最多的单位之一。

    1961年,姚江溃堤,淹毁正大火柴厂生产车间。在宁波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火柴厂决定迁址重建。在距离不远的新草马路10号,建起了新厂,于1963年全部迁移完工。

    1966年,正大火柴厂成为国营企业,厂名随之改成“宁波火柴厂”。1996年,随着宁波城市的发展和火柴工业的衰落,宁波火柴厂将火柴生产转至奉化与乡镇企业联营,宁波厂易名为宁波振达日化总厂。

    至此,正大火柴厂在江北岸的历史画上句号。作为该厂发源地,江北岸目睹了正大火柴厂的出生、成长和衰落的全部过程。火柴厂的兴衰历史记录着江北岸蝶变的艰难过程。正大火柴厂的历史,不但是宁波江北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宁波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史的见证和代表案例之一。

    在百余年生存历史中,正大火柴厂给宁波留下不少“正大”系派生地名,如正大路、正大坊、正大社区、正大花园、正大巷等。正大路于1981年命名,以路南的正大火柴厂而命名;正大坊以此处原为正大厂区前的工房、住所而命名,现已为历史地名。1981年地名普查时,以坊定名正大巷。正大社区、正大花园则因建在火柴厂原址上而命名。

    2020年4月10日,宁波宣布江北白沙街道的正大路永久封闭。虽然地面上的正大路不再通达,但地面下的正大路地铁站则以崭新的面貌通向宁波腹地,正大路一带将以更美好的模样向着“正大光明”的前程出发。

    

    图①:刊登在《浙东月刊》上的宁波正大火柴厂广告。图②:宁波火柴厂“童车”牌火柴 (桂德浩 供图) 

    图③:4月10日起,江北区白沙街道内的正大路永久封闭。(图片由作者提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