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时评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1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辩证看待“内行”领导与“外行”领导

    

    

    一 鸣

    

    许多人可能还记得,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时任湖北省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面对中央督查组关于当地新冠肺炎疫情的查询,一问三不知,舆论大哗,被当地党委政府免去职务。就其表现,不少人把原因归结于学法律出身的唐志红是“外行”,“外行”怎能当领导?建议今后各级卫健委的领导必须由医疗卫生专业的人士来担任。

    这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象,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督查组并没有问新冠肺炎患者该如何治、用什么药等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回答的问题,而是问“当地定点医院收治能力、床位数量、核酸检测能力”等,身为市卫健委主任的唐志红理应清楚回答这些问题。她的“一问三不知”,根本原因不在于她“外行”,而在于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在位不作为。可以说,她是一个典型的庸官、糊涂官。

    “内行”与“外行”,看似泾渭分明,其实,两者的界限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在专业技术领域,我们当然不能让屠夫上手术台,让文盲上讲台。但在行政机关(包括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则没必要过分强调由专业出身的“内行”当领导。一个人能否当领导,首先要考虑的是他的政治素质,是否对党忠诚、对人民热情。其次是他的行政管理能力,是否具有决策力、协调力、执行力等领导才能,能否出主意、用干部。最后才考虑他是否具有相关专业的背景。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唐志红出事,就轻易得出结论:“外行”不能当领导,“外行”不能领导“内行”。

    事实上,“外行”是可以当领导的。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批的革命者和工农分子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即使在今天,“外行”在党政部门任领导的也不少,许多人还相当称职。这是因为,他们具备很好的政治素质和行政管理能力,他们自知专业知识比较缺乏,故作风比较民主,善于团结人、依靠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不搞一言堂,不搞个人说了算。笔者认识一位老领导,她既无环保学科的专业背景,又无规划建筑学习培训的经历,却在这两个部门担任主要领导20年之久,且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她告诉笔者,靠的是自身正直,以人格服人;放权副职,以责权调动人;关心部属,以情感凝聚人。这非常在理。

    “外行”领导是可以转化为“内行”领导的。实践出真知、长才干,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历来是我们党培养锻炼干部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原先不了解、不熟悉本部门业务的领导干部,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懂行的同事学,很快成为本领域、本部门的行家里手。谁能否认从没搞过外交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第二任外交部长周恩来、陈毅,是我国外交战线的杰出领导人?谁能否认革命家出身的陈云、谷牧,是我国经济领域的卓越领导者?仍以前面提及的那位老领导为例,在环保局局长的岗位上,她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作风深入,勤于调研,很快进入角色;时间不长,谈起污水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板有眼,抓工作雷厉风行、扎扎实实,环保工作得到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部的肯定和表彰。

    反之,有的“内行”领导不一定能当好领导。有的专业技术型领导自恃才高,对他人不放手、不放心、不放权,事必躬亲,大包大揽,挫伤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有的陷入事务主义,忽视干部队伍建设和部门作风养成,导致队伍涣散、作风散漫。在这样的“内行”领导下,一个部门的工作要搞好是不可能的。“内行”领导当不好领导的另一种情形是,有的原本是“内行”的领导,由于不学习、不提高,致使知识老化、观念陈旧,脑子里装的还是原来的知识,久而久之,“内行”就成了“外行”。若仍以“内行”自居,只能误人误己,影响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希望有更多既有专业知识又懂行政管理的人才,进入领导干部队伍。同时,也不要轻易排斥那些懂行政管理却缺乏专业知识的领导干部,至于那些既不懂专业,又不会行政管理,还缺乏政治素质的人,则应坚决地请他离开领导岗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