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弓,一面算盘,是当年量地不可或缺的工具 |
|
慈溪潮塘老街边的“三十弓路” |
|
“步弓手”潘根苗正在用弓丈量地亩 |
桑金伟 文/摄 慈溪沧田原有两个自然村,分别叫“三十弓村”和“廿四弓村”,它们因村东畈的土地东西宽三十弓和廿四弓而得名。 这类“弓字号”地名在慈溪的原高王、新界、潮塘、沧田等乡较多,在那一带,“弓”成了地名的后缀,形成了别有趣味的“数字+弓”取名格式。“弓”前面的数字有“七”“十二”“廿四”“三十”“六十”等,其中“三十弓”的地名出现的频次相对较高。这种地名虽无地域特色,却有着独特的历史痕迹。 此“弓”非彼“弓”。这些年,我着力寻找与弓相关之人事,费力不少,收获甚微。弓实在是太冷门了!《现代汉语词典》在“弓”字的义项下,倒收列得十分明了:作为名词,它是“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5尺。也叫步弓。”作为量词,它是“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1弓等于5尺。” 我第一次见到弓,是支农期间的1971年,那时匆匆赶路,见农民正用弓量地。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到处寻找却无缘再见。问询人们时总以为是弓箭的“弓”。去年末,熟人相告:在慈溪白沙街道“写志办公室”里挂着一张弓。我终于见到了弓的实样。 弓的结构很简单——两条腿和一杆手柄。两条腿的间隔就是1弓;手柄转动使弓的两条腿一前一后地“走起来”进行丈量。弓的操作简单,与圆规等分线段的做法相同。因此有些地方称其为“步规”,在山东有的地方又叫“叉尺”,也有叫“五尺杆子”的。其实“五尺杆子”丈量时是横卧地上的,每量一杆必须在地上做记号。而弓的脚底有铁钉,丈量时只消把脚钉浅插入地即可,不必做记号。因此将弓称作“五尺杆子”是不确切的。 弓起源于何时,不得而知。据载,弓的发明与“步”有关,在弓发明前,人们用“步”来量地。人的两足开步的间距为1步,这1步就成了1弓的长度,所以弓也叫步弓。“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这在《明史(志第五十三)食货一》已写明了。因1弓为5尺,2弓合10尺即1丈,故弓又称作“丈弓”。 我在博物馆里见过一本《顺治六年丈量地亩红册》,该红册登记翔实,是难得的清早期官方地亩文献。它记载了村上几百户主各占地之数量:如“七甲韩三用 长壹佰步 阔捌步 积捌佰步 地叁亩叁分叁厘叁毛 至贾良孝”(注释:七甲,地块号;韩三用,户名;积是长与阔之乘积,实应为“平方步”,毛即毫;与另一户贾良孝接壤)。 当时感到疑惑的是:清时,弓应已普及,为何仍用“步”计量土地?也许此“步”正是1弓的代称?更有惑者:如1弓为1步,这个“步”是不是太大了?更何况古人比今人矮小。有人认为,古文里,迈出1足为“跬”,迈出2足才是1步。这1步其实就是2个正步。一般来说,成人日常走路,大概1步是60厘米;若按部队军训步伐,1步是75厘米,2步则150厘米,这就接近“五尺为步”了。 无论在古代的“地亩红册”里,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地改革时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证上,最终记载的地亩单位均为“亩、分、厘、毫、丝、忽、微”,其中“丝、忽、微”比较少见。 也有计算得很详细的,如1919年的《余姚六仓志》“卷九、丁册”中,详载:“南自周塘,北至利济塘,东起附场,西至礼三灶,计地二千二百七十九亩二分三厘三毫三丝三忽,除现输粮地一千六百零八亩三分二厘八毫八丝八忽八微……乾隆元年报升垦地二百二十九亩九分七厘六毫一忽,九年报升垦地四百五十九亩九分四毫四丝九忽六微。”真是丝毫不忽。 弓常作为长度计算单位,在《余姚六仓志》中多处出现,如“《胡幽栖轩录本》本灶荡图:南至周塘八弓六,北至利济塘十八弓八……”这里还出现了不足1弓的小数。 由于弓不作为最终记载的地亩单位,故丈量后要把弓转换成亩,即用“240平方步(弓)=1亩”来换算。应该指出,丈量时,步的误差比弓更大。据载,明代著名数学家程大位发明了“丈量步车”,它是中国古代最先进的一种丈量工具,有人誉此为“世界第一卷尺”。“丈量步车”是程大位为适应全国实行“一条鞭法”大规模清丈土地之需、摈弃步与弓误差大等弊端而发明的。 令人疑惑的是,既然明代已有方便准确的“丈量步车”,为什么清代还在用“步”;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中仍广泛使用弓。带着此疑问我请教多人。回答一致:“丈量步车”闻所未闻。 旧时操弓丈量者称“步弓手”,也称作“丈人”。丈量土地是件大事,因此“丈人”首先要办事公道。有一种说法是,后来女婿把岳父尊称为“丈人”,就是源出于此。 在寻弓过程中,我结识了两位“丈人”:1939年出生的陈克华,家住慈溪宗汉街道二塘头村,是退休教师,热心于地方文化写作;1938年出生的潘根苗,家住慈溪白沙街道潘余村,是村老年协会会长,熟知乡情。他俩年轻时都做过“地中人”,都是“步弓手”。 据他们介绍,除了政府组织的规模较大的土地丈量外,“步弓手”们平时出手的机会也很多,如土地的买卖、出租、调换和抵押,分家时土地的分割,用土地嫁女儿等。毕竟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潘根苗回忆,“土改”期间,他们村上的地,丈量、分配就用了半年时间,还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陈克华对我说,经他手丈量的土地不下5000亩。 很多地方的弓分为“五尺弓”和“四尺八寸弓”两种。前者量得的地称“实地”,后者量得的地称“虚地”。买卖土地等一般是“实地”,出租、嫁女的多为“虚地”。 早年农村田地形状不一,几乎没有端端正正的地块,不同地块只得采用不同量法。正如我们在平面几何中求面积时,需要用添加辅助线方法将不规则的图形划分成矩形、三角形、梯形等规则图形,分别计算再求和。这就需要“步弓手”的经验、技能和认真公正的态度。过去在丈量时经常会“十量九不同”,丈量时也会产生“逃弓”的状况,主要是遇上干结土地等,致使弓的脚钉溜动,这也容易造成误差。 弓只不过是丈量地亩时用的长度单位,而最终需要的是面积单位市亩,这就需要换算。当年换算时用算盘,而且常用多位数除法运算,计算很繁复。后来创立了“飞归法”,提高了运算速度,减少了差错。 如今,人们采用地亩计量仪器,丈量变得方便而准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