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承纪(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记者 陈飞 摄) |
|
沈承纪(右二)与编辑部同事正在研究版面编排。(资料照片) |
记者 郑旭辉 【人物名片】 沈承纪,1946年出生,1984年考入宁波日报社,历任编辑室新闻编辑、总编室主任、国内国际新闻部主任、编委等职。曾被评为宁波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宁波市劳动模范。 40年,16000多期《宁波日报》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成长脉动,呈现着一个大时代的风云际会,见证着几代人的精神变迁。每一天报纸版面的背后,总有一群人在挑灯夜战,殚精竭虑,他们审阅、修订,推敲、润色,设计、布局,雕琢、美化,将最紧要、最鲜活的新闻作品打包成每日的礼物,献给读者朋友。编辑,一群幕后新闻人,常年在暮色中耕耘,沈承纪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铅与火”时代传承敬业精神 记者:复刊初期,报社急需办报人才,特别是年富力强、文字功底好的采编人员,您是怎样走上新闻编辑岗位的? 沈承纪:我是1966年高中毕业的“老三届”,当年支边到新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17年,做了9年农工,后来在农场职工子弟学校当教师,1983年回到宁波工作。次年获知宁波日报社招考的消息时,我已经38岁,超过了规定的报考年龄。但我十分向往从事新闻工作,就诚恳地给报社写了一封信。真感谢报社当时思想解放、招考用人不拘一格,同意了我的请求,考下来就录用了。就这样,人到中年的我开始了报人生涯,主要做编辑工作,一直到退休。 记者:《宁波日报》从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铅字印刷到激光照排,您是见证者,也是复刊后第一代专职新闻版夜班编辑,请谈谈当时的工作情形。 沈承纪:《宁波日报》复刊后,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路壮大,并一直与宁波这座城市的发展保持着同步。同步一是体现在报纸形态的进步上。最初是四开四版的小报,1987年起改为对开大报,1990年起告别铅版印刷开始采用激光照排印刷,1993年起扩为每日8版,此后每过数年就实施一轮扩版、改版,启用新版式,实行全彩印,发行量、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同步二是体现在报道内容的拓展上。从最初的本地新闻为主,到国内国际政经要闻上头版,从常使用装点版面的小小黑白图片,到采用大幅彩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从相对稀缺的版面容量,到重大报道中时常推出特刊、专版,每一步都大大拓展了报纸的传播空间。同步三是体现在编辑技术水平的提升上。实行电脑排版后,我们的编辑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后来又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采编,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为进入互联网时代做了准备。 《宁波日报》改成大报以后,拓宽了新闻报道的视野,更加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和版面的鲜活特色。我们追求当日新闻当日写稿、发稿,采编节奏大大加快,编辑人员开始以夜班为主。那还是在铅字排印的年代,经过编辑的稿件,稿纸上虽然有涂涂改改,但一个标点符号也马虎不得。铅字排好版面如果还要修改,有时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每一步都要非常认真。这非常锻炼编辑的文字功夫。 我们的排字工人非常认真,有时碰到新华社午夜发来的重要稿子,或者稿件必须替换字体、字号,排字和校对等一连串工序都必须重来一遍,但他们总是毫无怨言,高效配合我们的工作。随着技术革新,20世纪90年代初,报纸排印告别“铅与火”,进入激光照排时代。还记得铅字排版的最后一晚,整个排字间气氛肃然,不少排字工还穿着正装来上班,以这种庄重的方式与一个年代告别。现在想来依然令人感动,我认为他们的作风是宁波日报报人敬业精神传承的重要来源。 见证历史、讴歌时代是责任和使命 记者:在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有必要请您谈一下当年宁波日报组织抗击“非典”报道的难忘经历。 沈承纪:2003年抗击“非典”,社会上气氛十分紧张,但今天看来远没有这次疫情影响大。当年,日报编辑部全力投入抗疫报道,很长一段时间经常凌晨两三点钟才截稿。有一次,出去采访的记者午夜还没发稿,打电话一问,原来是市里领导和卫生防疫部门的同志正在连夜开会研判。我就匆匆赶到会场,与记者配合,抓紧整理好稿件,审核后第一时间传回编辑部。在重大社会事件中,党报的及时准确报道是社会情绪的稳定器。 记者:见证历史,特别是重大历史事件,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您工作中亲历了对香港、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有哪些值得回忆的情景? 沈承纪:立足宁波、放眼世界,《宁波日报》这些年用浓墨重彩的报道见证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有标志性意义的包括推出庆祝香港回归的特别版,跨入新世纪推出的100版“世纪金版”,制作纪念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特刊,等等。后来策划推出的各种特刊及重大主题系列报道也十分精彩,这离不开精心的策划和采编团队及技术部门的努力。国际新闻方面,我印象深刻的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当晚,编辑部因为有预判,一直留着重要版面位置,待编发完战争爆发新闻后,天边已经泛起曙色;还有科索沃战争突然爆发,当晚版面已经清样,接到消息后我和同事立即赶回报社,做了改版。 记者:是的,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时编辑通宵工作的情形令人难忘,我的经历中还有北京奥运会开幕、抗震救灾、防御台风等。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元旦,100个版面的“世纪金版”成功推出,通宵工作的编辑们来到阳光广场,和记者代表一起迎着曙光,把第一批印出来的厚厚一沓报纸赠送给参加升旗仪式的读者。 “名”在于珍视职业、实干担当 记者:您十分强调编辑的团队协作,强调“编辑就是服务工作”,那么您对培养“名编辑”怎么看? 沈承纪:名编辑、名记者的“名”,不在于名气,而在于实实在在担起责任、干出成绩,在于珍视和实现自己的职业意义。编辑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上,必须时时有服务意识。除了在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上服从服务于中心大局以外,在具体业务上,向前必须服务好记者,在采写方向、文字质量、导向把关上为他们做好参谋,向后必须服务好排、校、印、发等各个环节,尽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版面作品,提升出版效果。 记者: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名记者的“名”在于读者的认可,名编辑的“名”则体现在作者的认可、读者对报纸整体的认可上。那么在您看来,宁波日报老一代报人在办报实践中创造了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和精神财富? 沈承纪:复刊初期,报社的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是大家精神饱满,干劲很足。当时报社的一些工作作风,对我们促进很大。比如“飞行集会”,就是现在的编前会,报社领导和编辑、记者每天约定一个时间在一间简陋的临时房里聚拢,传精神、说线索、谈选题、作部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会后立刻分头行动,拿出报道。集会不拘形式,时间又短,但讲求实际,效果很好;比如“花钱买批评”,鼓励读者评议报纸,尤其重视读者的批评,采纳有奖,搞开门办报;比如“集体时评”,在没有专职评论员的时候,领导带头,鼓励采编人员动手写时评,树起了党报言论的旗帜;又比如“以老带新”,传帮带氛围浓厚,稿件编得好不好,当众当面点评,在工作中,金玉琴、吕宪平、施怀珠等许多老同志都给过我重要的指点和帮助。还有一点,就是善于学习,报社经常请国内知名记者编辑、高校教授来讲学授课,我们也经常派员到解放日报社、浙江日报社去蹲点实习。 记者:的确,这些经验和传统,现在对于采编人员的进步成长和做好新闻报道依然是有帮助的。您从事编辑工作20余年,在报社中有“老黄牛”的称号,您认为做好编辑工作需要具备哪些精神? 沈承纪:编辑长期披星戴月上夜班,确实比较辛苦,而且我们编辑队伍里还有不少女同志,她们比我克服了更多的困难。“老黄牛”形容吃苦耐劳的精神,但这不仅是编辑必需的,也是记者和排、校等新闻生产各环节必需的。此外,编辑还必须有另外的“两头牛”精神,一是“拓荒牛”,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拓荒创新的精神须臾不可缺,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编辑有太多需要学习和实践的新思想、新技能、新方法,在这一点上,我跟年轻人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二是“孺子牛”,在甘为他人作嫁衣的过程中收获自豪感,其实说到底,就是默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做新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每天我们都尽心揣摩、反复推敲,但往往未能做到尽善尽美,会留下瑕疵,这也鞭策我们更加扛起责任、注重细节,做好报纸把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