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正教授,中国作协会员,发表小说、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等500余万字,出版24部著作,其作品60余次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其中长篇报告文学《生命之歌》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跨越——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图书奖。 |
倏忽间,《宁波日报》复刊40周年了,掐指一算,这也正是我调入宁波工作的40年。回想起来,这40年,《宁波日报》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许多人许多故事,一个个争先恐后爬上历史的枝头向着我微笑。 与《宁波日报》最亲密的当然是报社与作者的关系。 刚回到老家宁波,很快就有日报编辑向我约稿了,那个时候,我主打小说,兴致勃勃每天在虚构的故事里乐而忘返,几乎抽不出时间写散文,但是作者与报社的关系往往天生是友好的,打个比方,作者是鱼,报纸是水,水里不能没有鱼,没有了鱼就成了一潭死水。同理,鱼也只有到了水里才能鲜龙活跳。所以只要是日报招呼一声,无论是写篇散文还是写部短篇报告文学,无论是参加座谈会还是请我做个讲座,从不爽约。一来二去,我与报社许多编辑记者成了好朋友,师姐周行芬、美女朱梅华、才子邱贝贝、号称“贺伯伯”的贺圣思、帅帅的学兄贺挺、实诚的老总沈长根.....许多人一旦相交竟都是一辈子,几年前还与任老总一起吃饭,还在听他摆谈日报旧事。 可惜,早期写过的东西总觉得幼稚,被我这不善保存又不长记性的人散落了,依稀记得有一篇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稿件,记录了某个除夕夜。那天电视里苏小明唱《军港之夜》,唱得声情并茂,而我与先生一人一张桌子正起劲地爬格子。煤气断了,没法做饭了,我让他想办法,他让我想办法,大家手头都有一个作品在忙着,谁也不想站起来打断思路。最后怎么解决肚子的?忘了。这件事被我写成散文发表在《宁波日报》上。谁会想到呢?无意中信手拈来的小文章,日后都成了珍贵的回忆。 渐渐的,在日报发表散文成了我的一种爱好,我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创作,那时可谓是我的散文发表鼎盛期,后来出版的几部散文集,大多是在《宁波日报》上发表的。 《宁波日报》又是我创作成长史的见证。 记得我那些有影响力的作品,日报总会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1989年我出版了报告文学集《大潮初起》,这是全国第一部详细反映一个城市改革开放的作品。当时开发区还是新鲜事儿,没像今天这样比比皆是,还没有作家有兴趣去为它写本书。而我,当宁波开发区刚在图纸上画好一个圈,就与第一批先遣部队一起住进了铁皮盖的临时房子里。创作假是市文联批的,那段日子我成了开发区的常客。当时全国许多人像我一样对开发区充满好奇,所以此书反响热烈,全国印销5万多册。开发区召开了我的第一个报告文学作品讨论会。相关的报道在《宁波日报》刊登。 后来这样的报道一发不可收。凡是我有重要作品,《宁波日报》总是第一时间报道,粗略算算,仅在北京,全国作协、省市各级作协、宁波市委宣传部曾经为我召开过四次大型作品讨论会,在杭州召开的作品讨论会更不计其数,每次《宁波日报》总是派出记者跟踪采访,我还没回到家,报道就已经传回了宁波。 不仅如此,我还在《宁波日报》刊登过不少长篇连载,1994年,我的长篇报告文学《生命之歌》问世,日报立即不吝篇幅长篇连载,同时在报上展开了读者大讨论,那个阵势可谓是轰轰烈烈。后来《生命之歌》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在全国获得此奖。《今日父老兄弟》出版,日报又连载了数月,很快斩获了省“五个一工程”奖,宁波市电视台专程拍摄了16集电视纪实剧。怪不得有作者说:夏真,日报对你的连载比任何一个作者都多呢。 2003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引起各方高度重视,那时我们的报告文学《跨越——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刚签约,《宁波日报》立即隆重发表了时任宁波市副市长的长篇文章,率先充分肯定作家与重大建设项目签约这一新生事物,支持作家、艺术家们走向改革开放的第一线。整整一个版面!文章在全国作家中引起很大反响,那些日子,天南地北不断有作家打电话来问我真假,还有人索要合同去做范本。这极大鼓舞了我的创作信心,大桥建造了五年,每隔一段日子我就会在日报上用散文形式报告大桥的进展,后来,毫无悬念,《跨越》获得了全国奖还囊括了3个省级大奖。 可以这么说,日报的许多记录成全着我的人生。这辈子我在全国、省里得过几十个大奖,每每逢全国、省里评奖要报材料时,省出版集团老总就会急吼吼打电话给我:我这里已收集了全国各地报纸关于你的评论,你赶紧将宁波报刊发表过的有关材料收集给我。毫无疑问,我提供的材料主要就是《宁波日报》,因为它的材料最全面、最权威,也写得最详细。 呵呵!整整40年,数不完的故事!我与《宁波日报》,这是一段多么长的缘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