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7版:宁波日报复刊4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0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记者生涯从这里启航

徐锦庚


徐锦庚: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鲁迅文学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我与《宁波日报》结缘,始于一篇稿件。

    1986年,我在海军潜艇服役,因部队筹办闭路电视,到一家电台实习。彼时,新生事物似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令人目不暇接。甬城兴起跳舞热,冒出多家舞场,夜晚人头攒动,社会褒贬不一。

    我与两位记者,走访多家舞场,采制录音报道。但领导顾虑题材敏感,给“毙”了。我不甘心,改成特写。有人出主意:去找宁波日报社副总编沈长根。

    厂堂街12号,藏着一座小洋楼,便是报社。初见沈总,有点忐忑,毕竟素昧平生,何况题材敏感。他笑脸相迎,浏览一遍,面露赞许:“写得不错!先放这吧。”询问我情况后,说:“报社要办一期培训班,你愿意参加吗?”

    原来,1987年元旦起,《宁波日报》将改为对开大报,参加培训者,都是优秀通讯员。我喜出望外,忙不迭地答应了。

    12月13日,《旋转的甬城之夜》见报,这是我在《宁波日报》稚莺初啼。一篇稿件,两种命运,折射出《宁波日报》的美德:开放、包容。

    培训结束后,我留政文部实习,师从部主任姚志明。3个月后,培训班结业,我离开时,萌生念头:我要回来当记者!

    一晃9年,我转业到宁波,有机会进市委机关,但仍初衷不改。本想从事副刊,沈总说,新闻天地广阔。我踌躇:年过而立,半路出家,干新闻会不会太晚?

    沈总说:“只要有志,永远不晚!”一番话,改变了我人生轨迹。

    入行才知,新闻学问深广,自己仅懂皮毛,会写通讯,却不会写消息。好在身边皆师,悉心传授我者,至今铭记在心。我从零起步,以勤补拙,笨鸟先飞,上高山,下海岛,沉到基层一线,走遍乡乡村村,捕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点:象山港鲈鱼“游”到韩国;47名大学生扎根小路下村;慈溪三千农民闯边贸;一颗草莓俏过三只鸭蛋;的哥当了回招商红娘;深山里的丰碑;乐播春色在田间;蔬菜王国致富歌;荒涂上奏响青春之歌;小岛来了新支书……成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记录者、见证者。

    1999年5月底,院士组团在宁波考察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辛德惠突发心脏病去世。市政府派员赴京吊唁,我随行采写辛院士事迹。追悼会现场,数百名吊唁者,无一熟面孔。时间紧迫,如不抓紧采访,会一散,就抓瞎了。我逮住一位辛院士弟子,疾速提问,无暇细谈,又请他找下一位,一个接一个,犹如接力赛。

    河北曲周县,留下辛院士20多年足迹。我听说后忙问,曲周派代表来了吗?有人说,县委书记杨仲信来了,不知在哪里。情急之下,我扯开嗓子喊:“曲周的杨书记!曲周的杨书记!”一位中年人应声挤过来,我一把将他拽到门外,未谈10分钟,哀乐声起,只好中断。这时,我觉得鼻尖凉飕飕的,一摸,尽是汗,心里却踏实了。

    当晚,我赶写出一篇通讯,5000多字。第二天上午飞回,下午交给总编室。次日,《辛德惠:鞠躬尽瘁的典范》刊登在一版转二版。当天谈版会上,报社领导评价:“稿子写得不错,这么短时间能完成,不容易!这是对应变能力的考验,是对记者功力的检验。”

    后来,《光明日报》驻浙江记者站站长、著名记者叶辉读罢,赞不绝口:“这是一篇高水平的急就章,完全达到《光明日报》发表水平,可以全文发表。我们没有注意到,可惜了!”

    在记录、见证历史中,自己也在锻炼成长。工作6年,每年考评优秀,荣膺宁波市“十佳”新闻工作者、浙江省优秀军队转业干部等称号,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为农村部主任。

    在我看来,开放、包容、民主、平等,恰是《宁波日报》特质。我庆幸跻身其间,不受世事纷扰,不需仰人鼻息,身无羁绊,心无旁骛,认准目标,自由生长,只要付出,必有收获。

    6年后,我调到《光明日报》,继而跨入《人民日报》。人生长河中,6年转瞬即逝,于我绵远流长,贵如黄金。虽已离开19年,仍情愫缱绻,感念在怀。因为,这是我新闻初心的奠基,也是我记者生涯的启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