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乡街景 |
|
居敬桥 |
|
后畈阊门 |
仇赤斌/文 柯 以/摄 奉化西坞,是一个真正的水乡。 五一小长假的一天下午,我一个人去了西坞,在老街走了一大圈,看了老宅和古桥。奉化江的支流东江穿镇而过,分出东南西北四条河流,呈“井”字形把古镇团团围住。其中以东河和西河两侧最为热闹,河两边有很多店面。 东江是奉化江的一部分,奉化江的主源为剡江,发源于溪口镇的大湾岗董家彦村,流经溪口和萧王庙,直至江口街道的方桥三江口,剡江与东江汇合,始称奉化江。此后河流与鄞江汇合,向北蜿蜒进入宁波市中心,在宁波三江口与姚江汇合,此后改称甬江,奔流到海。东江连通宁波城,自古以来,西坞就是通往宁波城的重要码头,以前水上运输靠帆船或乌篷船。宋代就有航船出现,明代渐兴。1905年,西坞武举人邬谟贤等三人合资购置汽轮一艘,开始了往返于奉化西坞至宁波城的汽轮航运史。不久,该航线客轮增至四艘。在西坞设居敬桥外码头,宁波城区设外濠河码头。此航线为连接宁海、台州主要通道,招徕象山、宁海等邻县四方乘客。1910年又购置每艘定员200人至250人的汽轮,至宁波城区沿途设了13处码头。抗战时期,这一航线的客运量单趟已达千人。 一转眼,奉化的汽轮客运已有百年历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曾为北通宁绍、南连温台的重要交通枢纽,是物资集散地和中转站,因而西坞的商业一度非常发达。1939年,镇上登记的商店就有93家。 1995年5月,由于公路的大力发展,汽轮完成了最后一次航行,从此停航。以前,从西坞到宁波城里航行要三个多小时,因此被淘汰在所难免。不过,水上货运还是有很多优势的:运价低,不易堵,环境污染少。邻省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坚持把水运作为货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借鉴。 西坞的桥数目众多,或古朴庄严,或簇新精巧,桑园桥、聚星桥、永丰桥……见证着西坞的繁华与平凡,最著名的莫过于居敬桥。 居敬桥位于街道的北端,是一座东西走向的三孔石砌拱桥,始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后又历经数次重修、重建。最早名叫龟径桥,取龟的长寿延年之意,是奉化有确切年代记载的最古老石拱桥。西坞当地风俗,无论是嫁娶、做生还是孩子上学等,都要走一趟居敬桥,祈愿带来好运。站在居敬桥上,视线极佳。我摸着望柱上的石狮子,往南远眺,可见青峰座座,形似笔架,怪不得此地出了不少文人。 西坞的民居沿井字河四面铺开,有49条古弄贯穿其中,形成了路路相连、弄弄相通的格局。数百年来,本地一直流传着“36个祠堂、72个堂前”之说。因为檐廊相连,即使下大雨,从镇北走到镇南,穿过10弄22个墙门,雨水也不会淋湿衣服。很多老宅子(阊门)还保留着,其中后畈阊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清代宅第民居古建筑,前厅后堂,金钱纹贴砖在岁月侵蚀下已显斑驳,但不掩风华。我在后畈阊门遇到一位老太太,已经93岁了,头发雪白,精神矍铄,除了有点耳背,生活完全能自理。 登科阊门的名字,让我颇感兴趣,可惜里面只剩下照壁和堂前了,其他都已翻建。照壁很高,挂着四个米箩,上书“礼爱助家”四个大字。照壁上的人物、花卉砖雕十分精致,一位老太太说,“文革”时糊上黄泥巴才保留下来的。老太太介绍里面还有一个墙门,保存得很好。在她指点下,我推开登科阊门10号的木门,一位老先生正边听音乐,边练气功。征得主人同意后,我入内参观。东西两侧有砖木结构的楼房,南边是大门,北边是6米高的砖墙,私密性很好。中间是天井,铺着石板。东西两侧木制的过道是悬空的,上面有玻璃窗,制作非常考究,应是民国初期的建筑。住户说,主人曾是民国时某银行的行长,这是他的私宅。 西坞还有桂花墙弄、宏宽两房阊门、前仲房阊门等,都值得一探究竟。 因为古韵悠长,西坞被评为“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又入选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按照一个姓在一个村子的比例来计算,西坞是全国第一姓氏居住地,共有1.3万余邬姓人居住在同一个街道里。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邬姓的人口比例依旧占据70%以上。近年随着周边村民大量迁进,邬姓比例有所下降。据我所知,北仑大碶街道的邬隘村,先祖就是从西坞迁移过去的。 我深爱古镇,尤其是江南的古镇。有诗赞曰:江南寻美梦,西坞井形流。桥拱名居敬,河清抵明州。阊门安枕水,碶闸保无忧。小巷高墙处,随访叹古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