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醉影人”陈安华


《味道》 陈安华 摄

《看戏》
陈安华 摄

陈安华疫情期间创作照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资深媒体人裘志伟点评:

    作者是一个营造画面氛围的高手,巧妙地利用守摊夫妻吃饭时的一个浪漫动作来营造一种情感氛围,同时又抓住瞬间,精彩刻画了人物欢快而生动的表情,使画面立时洋溢出恩爱温馨的气氛,他们的欢乐与幸福很容易感染观者。构图虽中规中矩,但以情动人比画面完美更为重要。

    

    陈巨国            

    

    庚子新春,“新冠”肆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宁波市女摄影家协会及时推出了反映万众一心、全民抗疫的“云”展览,引起反响,旋即被浙江省女摄协向全省转发推介。其中一件《巾帼半边天》组照,让人们记住了摄影者陈安华的名字。不知情的,还以为她是哪个大咖,其实,她是个半路出家的“醉影人”。

    陈安华,不高的个子,秀丽的面庞,清澈乌黑的眼睛,一闪一闪,透着自信和善良,说话轻声细语,富有亲和力,看不出她的实际年龄。她原本是个幼儿教师,退休后,为了充实晚年生活,拿起了照相机。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拿惯了教鞭的手,看惯了稚嫩脸蛋的眼,一下子要与陌生的光圈、快门、ISO等一大堆专业术语打交道,真有点懵了,不知该从何下手。或许得益于军人出身父母的遗传基因,她认准了的事,就要一条道儿走到底,向前辈学习,向书本请教,有摄影、美学方面的讲座和培训班,积极参加;一面购买钟百迪的橄榄图网络教程,夯基础,强技能。平时每次拍摄归来,她都要通过网络把照片发给老师、朋友,让他们提意见,找不足,查原因,使自己的摄影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长足进步。三四年后,她的作品开始在摄影大展和摄影报刊上崭露头角。仅去年一年,她发表、获奖、入选的作品就有51件,差不多一周一“奖”。去年12月初,在《中国摄影报》举办的“印象塘溪,名人故里”摄影大赛中,陈安华的《看戏》,从全国2815幅照片中脱颖而出,专家评价她的作品“构图稳定庄重”,富有“场景的戏剧性和趣味性”。她的另一件作品《味道》发表在《人民摄影》报上,资深媒体人、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裘志伟给予了很高评价,称赞她是“营造画面气氛的高手”。

    报章的发表,专家的肯定,摄影大展的入选、获奖,给了陈安华莫大鼓舞。从此以后,自称“菜鸟小白”的她,对摄影的迷恋“愈陷愈深”,一年365天,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摄影创作上。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起早贪黑外拍,跋山涉水远摄,成为家常便饭。她像猎人捕捉猎物似的,马不停蹄,到处寻觅拍摄题材。偶尔待家片刻,总是把相机的5块电池充得满满的,一听说有什么拍摄题材,打起背包立马出发。几年下来,她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去哪儿,总是机不离身,机不离手。今年“五一”,度过漫长疫情隔离期的闺密与她相约在月湖公园小聚,坐下不久,忽然看到一群身着汉服的姑娘款款走来,陈安华敏锐地感到好题材来了,忙对朋友说声“你等等”,背起相机一路跟拍而去。待到拍完,时间已过去三四个小时了,朋友早就等得不耐烦走了,她一脸的歉意,心里却是满满的收获。

    手工面,是宁波的传统食品,承载着浓浓的乡愁,现在却濒临失传。陈安华打听到樟村还有一家个体作坊在制作手工切面长面,决定实地去拍摄一组手工面制作的全过程。手工面制作讲究气温,秋冬季最为适宜。于是,在春节前夕的一个寒冷天,她只身驾车来到这家个体作坊拍摄,从白天一直拍到晚上10点多。得知次日凌晨三四点钟作坊又要开始作业,为不耽误拍摄,陈安华干脆和衣睡在自己车里过夜。半夜寒潮来袭,气温骤降至摄氏零下三四度,整辆车覆盖上白花花一片浓霜。她在车内蜷缩一团,冻得瑟瑟发抖,一夜未合眼,凌晨三四点钟又精神抖擞地开拍了。虽然有着说不出的苦和累,但当她拍到满意作品而归时,觉得再苦再累也是甜的。

    去年夏季在素有席草之乡的黄古林拍摄蔺草收割场面。炎炎烈日似火烧,陈安华不顾自己羸弱的身体,硬是穿着高统雨靴,在毫无遮阴的蔺草田里,汗流浃背地跟拍外来务工者收割蔺草的艰辛劳动场景。一天拍摄下来,矿泉水喝完了8瓶,浑身衣服可拧出水来。为了拍出外来务工者心灵深处的酸甜苦辣,她连续五天与他们一起出工,一起吃饭,聊家常建立互信,使他们面对相机时,不再躲闪,不再矜持,让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取得了很好的拍摄效果。拍摄结束,陈安华又从500多张照片中选出100多张,印好后送给他们留念。当“割草客”离甬返黔时,陈安华又为他们拍下一张在大巴车上挥手致意的照片,几位外来务工者忍不住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陈安华深感,要获得一张有血有肉的好照片,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想方设法走进被拍摄者的心灵,挖掘到他们内在最本质的东西。拍摄的过程既是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更是心灵得到自我升华的过程。

    今年春节,“新冠”病毒肆虐,人人响应政府号召,宅在家,不出门,陈安华心里却翻腾开了:自己作为宁波市摄协、宁波市女摄协、镇海区摄协的“三会”会员,怎能宅得住家?应该拿起手中的相机,逆行出征,去记录那些无私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爱心志愿者的英勇事迹,给人以鼓舞和勇气。她顾不了被感染的风险,上大街下社区,拍摄战“疫”照片,用相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疫情期间,人们深感恐惧,人和人的沟通变得特别困难,这给她的拍摄带来了不少难度。一天,陈安华拍完门岗保安、志愿者活动照后,正准备回家,猛然间,她透过玻璃窗,看到七八个社工正在办公室吃盒饭,觉得有戏,赶忙走进办公室。当她举起相机拍摄时,社工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拒绝:“不要拍,我们没戴口罩在吃饭!”一个小伙子干脆吼着“出去!出去!”吃了闭门羹,陈安华并未泄气,她找到社区书记,向书记亮明身份,表明拍摄意图。真诚打动了书记,书记去做社工工作,最后陈安华如愿以偿,拍摄到了战“疫”社工吃盒饭的照片,发表在镇海区的《摄影界》里。陈安华在疫情期间拍摄了大量照片,有的被省摄协作为女摄影家的优秀作品推介,有的被市、区摄协入选展出,有的被有关部门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收藏。然而谁能知道拍摄战“疫”照的背后,是陈安华人像散了架似的,躺在床上动弹不得,遍身的酸痛,夜不能寐……

    这就是陈安华,一个退休后不甘寂寞的“醉影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