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讲堂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1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吱嘎吱嘎”牛车响

慈溪长河镇大云村的牛车路

2017年,在海南岛西海岸农村看到的铁轮牛车

20世纪70年代的木轮牛车

    

    

    

    桑金伟 文/摄        

    

    现在,“赶牛车”似乎成了艰苦初创的形容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曾说:“我们是赶着牛车创业的,现在是高铁时代了,有些人没有‘买’上票……”其实历史上,牛车有过一段风光岁月,在汉末魏晋时期,牛车甚至是士大夫的“高端配置”。

    中国的牛车起源很早。据文献记载,在黄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服牛乘马”。

    牛能负重且耐劳,但速度慢,故牛车多用于载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牛车开始广泛用于载人;汉代时牛车已成为一种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牛车多为农人下田载禾,因此又称其为“柴车”。但“柴车”的地位低下,不能上大台面,贵族通常乘坐马车出行。

    然而,从魏晋到初唐时期,人们一反常态,倒以乘坐牛车为荣了。牛车地位之变化事出有因:一是东汉末年战乱频仍,马匹减少,使牛车走上前台;二是古代车子多用木轮,行车颠簸。牛步履稳健,车速慢于马车,颠簸自然减轻,因此牛车反而舒适;三是魏晋时期玄学兴起,贵族和士大夫崇尚自然、不拘礼节、率真任诞,慢节奏生活方式成了时尚。性格温顺的牛,拉着一辆徐行的车,能为玄学人士提供所需的心境;四是乘牛车得到朝廷推崇,并在上层社会成为一种制度。有关礼制规定,不同等级官吏乘坐的牛车,有不同的规格,如车篷的颜色、质料和车身装饰等都有区别。到晋代,牛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一度超过了马车。

    到了隋代及初唐,达官贵人乘牛车之风仍很盛。直到唐太宗讲求“马政”,大力发展养马业之后,马匹渐增,马车才再次应用于社会生活之各方面,牛车也再次回到农业及短途运输上。

    在牛车短途运输方面,宁波历史上值得追溯的是庵东的运盐牛车。

    《庵东镇志》载:“民国时期原盐外运主要靠沿海运输,沿海运盐要口,东边有周家路湾、新湾、马家路湾、崔陈路湾、高王路湾、张家路湾等……原盐由场内出仓,用牛车或驳船运至湾口装上海船,运往各地。”

    “民国时期修筑的芦庵公路,为境域最早公路,亦为原盐外运之唯一公路,其余皆为牛车泥路。”

    “牛车,用牛拖拉的车辆,有两个木轮,直径约1.5米,一架车板,由一头牛拖拉,载重量可达1.5吨。清朝末年以后,为境域原盐驳运的主要运输工具。1950年,庵东盐区有793辆……”

    为互证,我又在《慈溪交通志》中查到记载:“牛车……由一头或数头牛拖拉……”“庵东地区各盐仓至内河、外海(码头)的短途搬运,自清末以来,一直使用牛车。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有牛车1000余辆。抗战时期大量减少,至民国三十四年底,仅200余辆。民国三十七年,牛车数又回升

    

    到701辆。1950年,庵东地区有牛车673辆。”

    虽然“两志”记录稍有出入,但牛车数量之多是我始料不及的。显然,盐区牛车解决的是盐仓至装船地短途驳运事宜。《慈溪盐政通志》说:“出仓至装船地点距离远近各异,少的几里,多的十几里不等。”“内河原盐放运装船地点,民国以来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均在五塘或四塘一线。外海装盐,涨潮时,海船可以进入江湾装盐,潮小时,须用牛车拔沙,涉水至船边装船。”这时需对牛车夫增发“拔沙费”,可见牛车夫和牛都很辛苦。

    秦秋谷曾在1940年3月22日《新华日报》发表过《抗战中的浙东余姚盐民》一文:“这一带的路是牛车路(牛车是盐场的特色),这路比平地高起三四尺,好像高起

    的火车道一样。成群的像骆驼般高

    大的牛车,载负着千斤以上的沉重的盐包,把泥路陷成一条条深深的坑道。”

    从秦秋谷的叙说,我推测早年在盐区应该会有供牛车行驶之牛车路,但《慈溪县地名志》无载。在老乡指点下,我找到了原属盐区的今长河镇大云村一段有路牌的牛车路。住在附近的长河镇退休老干部王成铨对牛车印象很深,他说:牛车总是很吃力地前行,木头轮轴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车边挂着油壶,添些油,吱嘎声就会轻点。他就是伴着牛车声长大的。

    后来,在《慈溪市地名志》编写室,我欣获该牛车路的详细信息:“该路为牛车运盐主要道路,故名牛车路。地名的历史沿革: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泥路。1979年6月拓宽改建,砂石路面……地名沿用至今。地理实体概况:位于大云村。南北走向,南起四塘江,北至七塘公路,全长2000米……”

    从大云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庵东盐区这么大,牛车如此之多,牛车路肯定不止一条。之后,在阅读《庵东镇人和街店铺示意图》时偶然发现,图上有两条路标注着“牛车路”,一条在东街头,另一条在西街头。不由得眼前一亮。翌日凌晨,我骑车前往,在庵东镇同仁的热心帮助下,不仅找到了牛车路,而且找到了年老的牛车夫。

    东街头的牛车路情况与在编的《慈溪市地名志》信息表中所载一致:此路形成于1949年前,原为泥路,习称牛车路;1982年命名为车路埭;1990年9月正式更名为盐车路;位于庵东镇振东村、宏兴村,南北走向,南起后江路,北至七塘公路,全长1180米。而另一条西街头的牛车路已改名为人和街371弄。

    除了近代的庵东盐场,在慈溪现境内还有古代的龙山龙头盐场、石堰盐场(庵东盐场前身)和鸣鹤盐场。它们有无牛车,一时难以考证,暂且存疑吧。

    由于牛车运输效率低,成本高,至1958年,盐区牛车被淘汰,改用手拉车(慈溪人称“钢丝车”)。1989年,庵东盐区有手拉车2194辆。当然后来又有了汽车。从发展历史来看,把牛车路改为盐车路,自有它的道理,因为盐车涵盖了牛车、手拉车、汽车。可惜这一改,雅化地名的同时,却遮掩了历史。

    牛车路难找,牛车夫更难觅。87岁的姚新朗是搬运站退休工人,家住庵东东街头之牛车路附近。其祖父、父亲均以赶牛车为生,家中原有牛车两辆。姚新朗三四岁时就随牛车上上下下,有时坐在牛背上,有时依偎在父亲身边。他说自己从12岁起独驾牛车,牛多是力气较大的水牛,车多是4个木轮的板车,路是雨天异常泥泞的烂路。运盐业务有时一天两车,有时隔天一车,有时甚至整天歇手,视盐的销量而定;去时满载盐,返时载运的往往是盐区不能或缺的柴、米等。

    踏访结束之后,静思往昔之盐民和牛车夫,心里真有盐一般的沉重和咸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