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正在体验“5G+”虚拟驾驶。 |
|
5G无人驾驶将成为未来交通的新选择。 |
|
5G基站进入加速布局期。 |
记者 易鹤 眼下提起“新基建”,很多企业界朋友会两眼放光,心跳加速,迫切希望成为那个捷足先登的人。 近日,备受关注的《宁波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实施,这个宁波版的“新基建”方案描绘了令人憧憬的未来。根据方案,到2022年,通过实施100余个重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释放2000亿元投资,将宁波打造成信息基础设施全国一流、融合基础设施全国领先、创新基础设施全国前列、“新基建”赋能产业全国领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城市。 作为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关键支撑,宁波版“新基建”的主攻方向是什么?会对宁波未来发展产生哪些重大影响?宁波该如何推进“新基建”? 投资“新基建”就是投资未来 “‘新基建’并非新词汇。”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王敏旋介绍,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被首次提出。今年以来,党中央以更高频次、更大力度强调“新基建”的重要性,一时间各地积极布局,各行业加速跟进,“新基建”由此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 与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建有所不同,“新基建”新在领域,多为数字型基础设施;也新在理念,发力于科技端,有助于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既代表着一种新体系、新动力,更代表着一种新方向。”王敏旋说,持续至今的抗疫之战,让人们感受到了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危机化解、经济复苏中的强大作用。新型基础设施在要素配置、需求创造、供给提升上所体现出的高效,让人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加快建设和科学布局,“新基建”可以更好地把科技势能转化为创新动能,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正因为如此,“新基建”可能会成为城市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博弈的“杀手锏”。 目前,全国各地的“新基建”如火如荼。上海、广东、湖北、山东等省市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基建”,结合自身实际加速布局。 近年来,宁波围绕新型智慧城市、中国软件名城、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建设,加强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和计算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布局,总体水平保持在国内前列。从“成绩单”来看:我市已建成5G基站5200个,预计到今年年底建成1万个,实现中心城区、区县(市)核心城区、交通干线、重点商圈、重要商务楼宇、住宅小区的全覆盖;雅戈尔、爱柯迪、云德等多家企业试水工业互联网,打造“5G+”智慧工厂;市大数据平台已汇集全市多个单位逾36亿条数据;已引进各类产业技术研究院近70家…… “在5G‘新基建’与5G商用化交互的历史性机遇中,宁波完全可以在新型基础设施、核心器件、应用场景和终端产品等领域抢滩登陆、占得先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前不久,宁波按下了大力发展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快进键”,明确把“5G+”产业作为一大重点,而“新基建”正是其中的基础一环。 据介绍,去年我市发布了5G应用和产业化实施方案,先后引进了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5G新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基于工业制造的5G实验室、5G联合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和产业平台。下一步,我市将加快建设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和物联网基础设施,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巩固和提升我市信息枢纽城市地位。 “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该负责人表示。 宁波版本锚定四大主攻方向 “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 宁波版“新基建”在此基础上,紧密衔接“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明确了四大主攻方向,即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提速融合基础设施、提质创新基础设施及“新基建”带动产业赋能。 其中有3个亮点特别引人关注: 其一,方案中首次提出了“感知城市”的概念。方案明确,将加大社会治理感知单元在城市管理、应急保障、水利水文等重要领域的部署,布局感知单元的数量达到1000万个。推进感知系统在车联网等领域的应用,逐步实现车车、车路智能协同和智能驾驶运载工具的联网联控。同时,加快布局和智能化升级改造自动售货机、自助式洗衣柜等各类智能零售终端。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发展亦进入‘算力就是竞争力,网络就是承载力’的全新阶段。”宁波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全说,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新基建”是城市竞争的新起点,将推动社会进入一个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精准决策的万物智联时代,为城市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抢占区域竞争高点注入新动力。“宁波率先提出打造‘感知城市’,可谓正当其时。”王洪全认为。 其二,方案对“栽树工程”进行了再强化。培育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事关全局、面向未来的“栽树工程”。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站在立足宁波、服务浙江乃至长三角、全国的高度来谋划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先后引进了一批强校强院强所,极大地弥补了宁波研发能力和创新人才不足的发展“短板”。方案特别指出,将加快推动北大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天大浙江研究院、中石化宁波研究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杭州湾研究院等一批研究院项目建设落地,布局引进高水平高能级的研究机构,持续提升整个区域的“创新浓度”。 其三,方案结合宁波实际,提出了“新基建”带动产业赋能行动,其中对于工业互联网应用尤为重视。方案提出,要引进建设阿里巴巴集团supET运营总部,同时依托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和利时智能科技等工业互联网企业,围绕supOS工业操作系统、HolliCube等基础性平台,加快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APP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开发。 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宁波已经先行先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建成了部分充满未来制造色彩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方案明确,今后,我市将推进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积极推进国内领先的基于5G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新基建”奏响转型升级最强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与“新基建”有关的各种新技术已经在“战”疫行动中显露锋芒。大数据疫情筛查防控、医用物资生产调运、远程医疗、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生活物资网购、有序复工复产等,让整个社会仍然可以高效运转,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凸显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线上需求、线上经济、线上服务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宁波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2.8亿元,同比增长0.6%,较一季度增加8个百分点,在各大产业中率先恢复正增长。其中,软件信息服务、集成电路、光学电子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同比分别增长4.4%、15.3%与21%。预计今年上半年宁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新基建’将全面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加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长城战略咨询经理刘磊鑫表示,随着“新基建”的加速,城市将变得更加智慧。例如使用AR(增强现实技术)进行河道巡检,在地面就能完成实时数据采集与常规巡检,还可根据异常提示快速定位问题,确定解决方案。在智能物流领域,以“智能仓”为例,当零部件有出库需求时,系统发布指令给AGV小车,小车就会将零部件搬运至发货通道。工人只需要进行贴标签、发货等操作,仓内搬运工作均由AGV小车完成。“智能仓”只需几名工人值守,每小时可以实现800箱汽车零部件出入库,每年为企业节省约200万元成本。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智能仓”可以有效弥补企业用工缺口。“‘新基建’可以让社会治理工作变得更加精细、高效,让制造业和农业都智能起来。”刘磊鑫说,“新基建”涉及新的产业链重构,其上游是基站、天线、传感器、存储器、光纤光缆等,下游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机床等终端硬件及软件开发服务,呈现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特点。可以说,每一细分领域都有巨大发展空间。 可以预判,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不仅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创新商业模式,还将拉动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促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为新技术的发展,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形成与大规模商业化提供必要支撑。这对我市新兴产业发展、“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乃至经济转型升级都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新基建”的管理涉及市政、交通、安全、环境、信息化等多个部门,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集成管理,必将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带来巨大改变。 本版图片由应剑涛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