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何遇上“错误的人”

    

    

    今年29岁的小陈,2年前结婚,一年后分手。“婚后我才发现找错了人。婚前,他勇于担当的优点,婚后变成了独断专行;婚前,他善交异性朋友,谁知婚后半年他便出轨!”

    和小陈一样,“找错了人”是眼下不少离婚人士的离婚感受。

    缘何会找错?正处在婚姻边缘的徐女士有一份切身感悟。

    “希望子女幸福的父母,都不希望子女重蹈他们的‘覆辙’。”徐女士说,就像她的父母,因为穷怕了,想方设法抬高女儿婚前的身价。

    “当然我不能把责任归咎于父母,只是说在这种大众心理的影响下,我们这些女孩子会产生什么想法?我们会有什么样的爱情观?”

    徐女士在大学里和一位男同学相爱,男同学家在外省,毕业后跟着她到了宁波,他们各自找到了工作。照说应该结婚了,可是徐女士的父母不同意,理由就是男方奋斗十年二十年或许还买不起房子、车子,以及家境不好以后还要照顾公婆等现实问题。

    徐女士在亲友强大的压力下动摇了,顺理成章的爱情丢了,接下去的相亲阶段,便基本依着父母的标准。

    岁月不等人。当一个看似经济条件好、人品也好的男人出现时,徐女士匆匆结识匆匆结婚了。

    很多时候,婚前的相处和了解往往比婚后更重要。徐女士与先生的生活习性、个人爱好、对事情的看法,在婚后始终进入不了同一个频道,矛盾丛生。

    “徐女士的感悟,相信很多人都有。”婚姻辅导师说,“‘我是个怎样的人?’‘我要找怎样的人,组建怎样的家庭?’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对婚姻幸福的认知,多数人还是懵懂,特别在婚前能有清楚认识的人很少。”

    相反,“人云亦云”的择偶标准遍地都是,标准有来自父母的、朋友的、同学的,唯独缺少对真实自我的剖析、自我需求的界定。“拿别人的鞋套自己的脚,不舒服是一定的。”

    和徐女士父母一样,现实中,很多父母“教育”“引导”子女婚恋,习惯将自己在婚姻中遭受的不如意和“经验教训”“灌输”给孩子:“千万不要找像你爸那样‘老实有余,本事没有’的男人”“千万不要找像你妈那样‘强势’的女人”类似的“教导”很多。

    “这种个性化的感悟,被子女‘片面’接收后,往往被过度放大,直接影响孩子在择偶时对另一方客观、全面的评价。”据悉,在心理咨询案例中已多次发现,婚前喜欢对方的某项特质,最终却成了自己想离婚的直接原因。

    (王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