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时评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3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韧性的产业链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凌 波

    

    今年以来,通过实施科技攻关、开展新技术排摸、加快“短平快”项目建设、强化单项冠军培育等方式,不断强链、补链、延链,一批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推广应用,助力宁波产业链生态不断完善,打造强大有韧性的产业链(7月23日《宁波日报》)。

    一条产业链,前端包括研发、设计、采购、材料,中端有加工和组装,后端涵盖物流、销售、品牌等服务。制造业发展有赖于相关产业链的维系,企业复工达产也依托于这条“生命线”,正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影响,将保持产业链稳定作为“六保”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当下,确保产业链安全、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产业链的韧性,可以理解为在应对内外部冲击时,产业链具有防止断裂甚至化危为机实现更新升级的能力。一般而言,产业链的韧性往往与一个区域的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制度环境等紧密相关。宁波产业链的韧性根植于深厚的制造业基础之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根半烟囱”到如今逾12万家工业市场主体、涵盖35个工业行业大类,拥有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产业体系,形成了消费品工业、临港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已有308家企业进入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9家,数量居国内城市首位。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地位、质量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远超一般企业。今年1月至5月,3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逆势飘红,产值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近20个百分点,已成为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维护产业链安全的稳定器。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水平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这就要求不断强化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有力支撑。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产业规模上的提升,还包括产业质量、产业安全、产业协同、产业弹性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发展。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核心技术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的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工业技术基础,这“四基”是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石,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如果没有基础能力,何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不强,何谈高质量发展?2018年,我市着手培育“四基”产业链,重点打造伺服电机、减速器、石墨烯、高分子膜材料、模具、集成电路等6条“四基”产业链。疫情冲击下,我市工业生产恢复较快,再次彰显了宁波产业链的稳定和韧性。

    增强产业链韧性,也是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一个地方经济抗风险能力强不强,一个关键指标就在于其产业链能不能贯通企业原料、生产、销售一体化大动脉,在原有产业链受到冲击的时候,是否有替代方案可以及时补上。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前期是对旅游、娱乐、餐饮等消费的抑制,后期开始渗透到生产环节冲击产业链。那些受到冲击较大的行业或者产业,产业链布局往往不完善。像汽车业产业链较长、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较高,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作为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一极,通过强链补链,今年上半年,宁波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18.1亿元,降幅逐月收窄,展现出强劲的韧性。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提升产业链的韧性,不但是宁波面临的时代大考,更是当好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应有之义。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宁波要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其中,全力打造10条以上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产业链,是今后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的重要突破点。实现上述目标,核心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增强产业链韧性的根本保障,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产业链韧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主体的活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因此,应继续通过政策引导,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努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