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04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冠庄船灯:

顶风迎浪 传承百年


威武霸气的“船”字旗

巡游中的冠庄船灯队

凤凰船灯

    船灯是冠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当地老百姓眼里,船灯有着吉祥、丰饶、繁荣的寓意。

    在2006年第四届宁海徐霞客开游节民俗风情大会演中,冠庄代表队绚丽多姿的凤凰船灯、狮子灯,引起了宁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会的关注。于是,消亡了30多年的冠庄船灯重见天日,经挖掘、提升、打造,于2015年6月,同宁海乱弹、深甽十月半庙会等10个项目一起,被列为第四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往年的正月十四,是冠庄人一年里最为隆重热闹的节日。“品汤包,赏船灯”,冠庄船灯队会带着船灯巡游,为村民送去新春的祝福。今年因为受疫情影响,文化节虽未能举行,但历来注重在传承中创新的冠庄人,不仅思索着将船灯的传统文化与潘天寿艺术大师的书画文化相结合,而且对船灯这一古老的工艺做了一系列的改良优化。他们用精巧的刺绣来代替船灯外面罩着的糊纸,避免原来的剪纸因淋雨而湿重褪色;又在船灯上装了LED彩灯,灯光亮起,船灯变得更加绚丽……

    

    缘起平调戏班

    

    

    据说,冠庄船灯起源于清朝一散伙的“潘紫云”平调戏班。

    清咸丰年间,苏浙一带有一个专演宁海平调的戏班叫“潘紫云”,戏班有一个颇有意思的平调剧目《偷诗赶船》,演潘必正的小生是冠庄人,他与演陈妙常的花旦因为这出戏而结成夫妻。时值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戏班只能草草地散伙了。小夫妻领回点钱,分到了《赶船》的两份行头,回家等候戏班复出的消息。

    他俩从小学戏,回乡也干不了农活,顾不得惊扰乡亲们的清梦,常常在清晨吊嗓子,一心指望着有朝一日等到戏班和班主的召唤。可是,引颈期盼等来的却是戏班班主亡故的噩耗,“潘紫云”东山再起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正当夫妇俩困顿无计时,村里有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提点他们,说大家喜欢看他们唱的《赶船》,完全可以凭这一技艺赚一口饭吃。于是,他俩在节日里穿着班主分给他们的戏装,到村间的各个道地(院子)里演《赶船》。那惟妙惟肖的赶船表演和高亢激越的宁海平调唱腔,深深地吸引了村民。乡亲们送番薯的送番薯,送芋艿的送芋艿,从自己不多的食物里分出一部分给他们,让夫妇俩得以凭着这一技艺生存下来。

    后来,有位扎花灯的高手,用独山上的毛竹,为他们扎了一个船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精心巧手的一扎,创造了民间艺术的一个新形式——冠庄船灯。

    

    历经跌宕浮沉

    

    

    在过去的百余年历史长河中,冠庄船灯的发展历经跌宕浮沉。它曾两度消亡,又两度恢复。也正因为此,冠庄船灯具备了顽强的生命力。

    冠庄船灯造型别致,船体为狮子或凤凰,上部为亭阁,辅以宁海平调,素有“宁海第一家”之美誉。船灯队于清朝末年起每逢元宵节走村串巷四处表演,风靡一时。

    舞“船灯”所用的“船”架,用竹、木制作,由村民分工合作集力而成。元宵节之前的三四个月,村民们早早地开始准备起来:有的上山砍竹子,有的分头从各家收集报纸、彩纸,有的起火烧锅拌了米糊,然后大家聚集在一起制作“船灯”。元宵节将近,冠庄船灯就四处巡演,为佳节增添热闹气氛。

    “船灯”表演讲究“上打下”,即从总庙起,沿地势高的村庄一直表演至地势低的村落。每当正月十三早饭后,便有专人手持灯笼,到各村送帖子,名曰:放帖;到了晚上,船灯队就按照帖子发放的先后顺序到各村的道地进行表演。

    船灯舞以双船四人组合表演的形式进行,四人配合,载歌载舞。表演时,“船公”或“船婆”身着彩服,另一人则藏于舱内操船游动。船“行”时,表演者以唱、做为主,而在船“停”时,则以持梨花夹、喇叭、锣鼓表演为主。就这样,且行且停,且唱且吹,狮、凤两只船灯有节奏地游弋着,烘托出热闹气氛。表演结束,村民拿出早早备好的糕饼、果子、酒茶等,犒劳表演者。

    可惜的是,时序迁延,冠庄船灯逐渐由盛转衰。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做船灯的人没有了,原有的船灯也因保存不力而毁坏了,昔日冠庄船灯年年闹元宵的繁盛场面不复存在。一直到了20世纪60年代,胜利村大会堂建成,有村民提议重做船灯。潘功闯和他曾做船灯表演的哥哥,凭着记忆,在村民的帮助下做出了新的船灯。船灯虽做成,辉煌却无法重现,因为当时正值人民公社成立,村民们忙着挣工分,愿意免费制作和表演的人少了。再说那时新成立了冠庄剧团,村民的兴趣更多放到了现代京剧和样板戏上。冠庄船灯在寂寞与清冷中,被淡忘。渐渐地,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被抹去了存在的痕迹。1971年前后,冠庄船灯再次消亡了。

    

    再现百年风采

    

    

    冠庄船灯的再度复出,是在2006年5月,那是个草木飘香、生命葱郁的季节。

    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找到当时已是79岁高龄的潘功闯,说徐霞客开游节上需要冠庄船灯出场,请潘老重拾旧手艺制作船灯。对船灯有着深厚感情的潘功闯又惊又喜,一口答应。但毕竟时隔三四十年,许多记忆已经模糊。为了制作船灯,老人每天夜不成寐,躺在床上时,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过电影”,寻索着船灯的模样以及船灯制作的细节。在潘功闯老人的引领下,潘仲康、潘自强、潘腾蛟等一群老人,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他们琢磨着、推敲着、制作着,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着:船灯原先采用的竹子骨架易断易蛀,改成塑料管又轻巧又方便,船灯的自重大幅减少后,演员表演时轻松多了;狮子灯的主体是“狮子”,它的“眼睛”原本只是一点黑墨,缺少灵动,而安上电灯、通上电之后,变得炯炯有神;狮子船灯的“嘴巴”,凤凰船灯的“颈部”,装上了橡皮筋、弹簧,随着演员的一抖一动而能一开一合,显得格外生动……

    那年开游节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里,一支身穿黄绸服装的旗队特别引人注目,龙凤呈祥的红底旗帜上,一个大大的“船”字霸气威武。冠庄船灯终于抖落历史的尘埃,光鲜地登上了时代大舞台。

    唢呐声冲天响起,锣鼓声铿锵有力。威武的狮子船灯,灵动的凤凰船灯,绚丽夺目。飞檐翘角的亭阁内,“狮子”“凤凰”的船艄尾,站着表演者。舞动时,表演者依乐队锣鼓点子的节奏而变换步伐;歌唱时,表演者或“穿八字”或“驶四角”,还有“龙吃水”“大转圆”和“倒踢靴”等常见驶法,如水中行舟,似顶风迎浪,意趣丛生。

    精美的船灯,精彩的表演,获得沿途观看游行表演的群众的喝彩,也吸引了宁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会人员的注意。之后,冠庄船灯的发展迎来一个又一个的“高光时刻”:自2006年后,又5次参加开游节大巡游活动;2015年6月12日,冠庄船灯被列为第四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9月30日,民间自筹非遗传承基地——冠庄船灯传承基地落成;2015年10月,潘以旵携冠庄船灯参加省非遗展览会获得优秀展示奖;2016年2月4日,桃源街道冠庄村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船灯表演,共有60余人参加;2016年4月29日,冠庄社区联合冠庄船灯队举办“中国梦·我的梦”庆五一文艺晚会……

    冠庄船灯带着五彩光华,走进千家万户,有效地营造了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让缑城百姓近距离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传承之路漫漫

    

    

    冠庄船灯在历经跌宕浮沉之后,如今已然成为冠庄继潘天寿之后的又一张崭新的名片。这一个个造型别致的“狮子”“凤凰”船灯,凝聚着冠庄几代人的心血,承载着船灯老艺人们对冠庄船灯满腔的热忱和坚定的守望。

    然而,和其他民间手艺一样,冠庄船灯同样经受着时代变迁所带来的考验。“传承的重点在于能否获得资金保障。”在冠庄船灯传承基地办公室里,60多岁的负责人潘以苗不无担忧地说:“船灯艺人们年事已高。之前的船灯老艺人潘功闯已90多岁了,走路都颤颤巍巍,根本无法再从事这门技术活。一直在琢磨、改进船灯技艺的潘以旵老人,也84岁了。船灯的设计、制作、维修,目前靠的是老艺人们的义务劳动,完全是个人爱好支撑着。做船灯赚不到钱,很难吸引年轻人加入。况且,做船灯的技术要求不低,得像潘以旵老人一样,会电工、木工各种技能,才好上手。”

    潘以苗还算了一笔账:造一个船灯,至少需要花费2万元,十多个人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8点,也得一个多月才能完工。船灯的制作工艺极为繁复,仅用到的材料就有20来种,包括木头、布料、绸缎、锡箔、彩纸、绳子、铅丝、油漆、颜料、胶水等。其制作工艺涵盖了木工、电工、刺绣、剪纸、绘画等数十种。潘以苗说,尽管冠庄船灯传承基地已经成立,但基地建设以民间自发、自筹资金为主。目前有五“狮”五“凤”共10个船灯,一次出演多则八九十人,少则五六十人,这么多人的演出开销也是个大问题。寻找年轻传承人更是当务之急,“希望冠庄的船灯技艺不要消失!我们很想在现有船灯的基础上再做些改进,让‘狮’‘凤’船灯更加精致,更便于运输。我们还将继续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冠庄船灯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潘以苗的脸上,写满了憧憬与期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