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凯 近日,江北区甬江大桥下公厕的图片,在朋友圈热传,成了“网红”。 一样事物成“网红”,吸引人追捧,肯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个公厕成“网红”,首先是因为“颜值太高”,与其他公厕相比,它环境更整洁、设施更齐备,打破了传统观念里公厕“脏乱差”的形象,让人耳目一新。 公厕改革搞了多年,一些公厕经打理之后也称得上环境整洁、设施齐备,为啥没能成“网红”?甬江大桥下的这座公厕道出了窍门,因为它在管理上抠细节、找死角,把“里子”擦得更亮。也就是说,付出早晚会被看见,先要走心,好口碑总会形成,“网红”的形象也就水到渠成。 公厕成“网红”,网友围观和追捧的,并非只是公厕本身——应该鲜有人因环境好而大老远跑去上趟厕所,实则是希望身边的公厕也能管理到位、维护走心、让人舒心。若每个公厕都硬件和软件一样齐备,“里子”和“面子”一样光鲜,再加上如厕者人人具备良好的卫生习惯,恐怕就没有公厕会成“网红”,也意味着文明成了生活细节,习以为常了,人们自然就“见怪不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