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宁海三门湾现代农业开发区,东方日升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水产养殖和光伏发电“一地两用”。(厉晓杭 摄) |
|
扫码看视频 |
编者按 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而引导农民积极投身乡村产业,是今后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市委市政府今年4月出台的高质量推进“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和前不久印发的高质量推进“三农”领域重点工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意见中都突出了兴业富民的鲜明导向。发展乡村产业如何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从今天开始,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和甬派联合推出《六问富民乡村产业》系列报道,围绕高效农业如何惠及更多农民,农民如何搭乘“现代农业园区”快车致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让分散农户得到更多的利益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何补上农产品加工短板,村集体如何坚守共同富裕之路,如何跳出田头各显神通让农民“钱袋”鼓起来等方面,深入剖析产业兴旺带动农民致富的具体路径,从而为全市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供经验和启示,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实施,为全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关键基础。 记 者 厉晓杭 孙吉晶 通讯员 康庄严 盛夏午后,柑橘大棚里热浪阵阵。象山县晓塘乡“红美人”种植户黄全勇忙着给橘子吊枝、疏果。“再过3个月,‘红美人’又可以上市了,每公斤能卖到40元。”老黄黝黑的脸庞笑容灿烂。 黄全勇种柑橘已有20多年,起初培育普通品种,收购价最多每公斤4元,一亩地收入两万元左右。5年前,在当地致富能人、柑橘种植大户顾品的帮助下,他改种新品种“红美人”,收入如火箭般跃升。去年6亩地投产,净收入60多万元。 同一片土地,亩均收入翻了两番多,品种改良带来的效益提升令人惊叹。 风靡大江南北的象山“红美人”柑橘,一时成为高效农业的风向标。为了推进柑橘小镇行动计划,晓塘乡大力引导更多的种植户从田头掘金。去年,晓塘乡“红美人”柑橘投产面积1200亩,亩均产值突破10万元,种植户直接受益超亿元。 “‘红美人’富了一方百姓。这是近年来我市广大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导向、走上致富大道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各级政府以富裕农民为目的,各方面大力支持引导,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结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强说,下一步,我市在高质量推进“4566”乡村产业振兴中,将坚持把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继续把田头掘金作为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的一条重要路径。 所谓田头掘金,就是发动家家户户依托土地资源,通过不断改进品种,倾力打造品牌,科技支撑引领,发展既有市场需求又有高经济效益的特色优势种植养殖业,是乡村产业中最传统又最基础的一条现实路径。 宁波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长期以来,从奉化水蜜桃、草莓,余慈杨梅,到宁海土鸡、白枇杷,农民在田头开辟的,就是一条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从传统农业转向绿色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的新路。 以“水稻+”为重点,我市推广粮经结合、水旱轮作等模式。象山、余姚等地建立“稻鱼鳖”和“稻鳅、稻鳖”共生等新型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实现稳粮增收保生态,提质增效促转型。 在鄞州归本农场,60亩“水稻+小龙虾”示范基地,亩产值达到6000元,超过普通水稻种植亩产值2倍。茭白是余姚河姆渡镇的特色产业,最高峰时种植面积逾3万亩。最近10余年间,该镇推广茭鳖一体化生态套养,发展无公害农业,以养殖促种植,万余亩茭白田成为河姆渡百姓的“致富田”。 科技赋能,品种升级增效。以产西洋杜鹃闻名的北仑柴桥沙溪村,杜鹃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千亩。80后“花二代”沃科军通过介质栽培和品种创新,引领传统花木开拓新市场。“园里有1200多个品种,其中21个自育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沃科军说,自己育种成功后,再把好的品种推介给其他农户种植。目前沃科军带动二三十户花木种植户共同致富,亩均产值5万元至6万元。 蛏子、梭子蟹、沼虾、江白虾、南美白对虾、甲鱼……咸祥镇是鄞州第一近海点,依托象山港天然渔业资源优势,全镇水产养殖面积924公顷,去年渔业总产值超过2.7亿元。 芦浦村拥有咸祥镇最大的养殖基地,一个个鱼塘星罗棋布。目前全村有150多户人家从事梭子蟹、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养殖,面积2200多亩。每年销售旺季,商户纷至沓来。 今年58岁的乐亚龙从事水产养殖已有20多年,目前承包了38亩养殖塘。他说:“水产养殖对技术要求高,但效益也高。我们家年均收入从1996年的两三万元增加到现在的五六十万元,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芦浦村党支部书记舒奇峰介绍,这两年,芦浦村将传统单一的海水养殖业升级为集养殖捕捞、储存加工、休闲旅游餐饮、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形态。“以前,大家各自为政,缺乏品牌意识,以后村里要以合作社的模式规模化发展,通过打造更有影响力的海鲜地域品牌,带动更多农民致富。”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