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刚 开栏语:为积极展示新时代甬商风采,助力全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服务“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宁波日报《开放周刊》、江厦智库今起联合推出“甬商新说”栏目,汇聚甬商新经济智慧,建言宁波高质量发展。 随着全球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全方位流动,国际化合作成为大趋势。今天的甬商,更应该将重心放在全球市场上,要有全球视野,同时把根深深扎在宁波。 1989年,以服装起家的杉杉一度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的名牌企业。但当时我讲:“任何产业都有周期性,特别是服装企业,只要市场对外开放,中国的名牌很快会成为非主流品牌,企业的发展无非要走两条路,要么转型,要么升级。”所以我们在服装行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寻求新的突破,进军锂电材料行业,收购了中国唯一的碳素研究所,苦熬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是企业开始成熟的二十年,所以才有了全球规模、技术领先的一个新杉杉。 多年来,杉杉立足于上海,先后在上海、宁波、长沙、包头、郴州、东莞、石嘴山、宁德、衢州等地设立多家生产企业和2家研究院,发展成为全球规模和技术领先的锂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材料综合供应商。苹果、特斯拉、奔驰、宝马、索尼、三星、LG、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知名企业都成为杉杉的客户。 杉杉布局全国,客户遍布全球,但我们的根始终还是在宁波,我们在转型中回归,在回归中升级,并且不断加大在宁波的投资。目前,宁波已经成为杉杉新能源产业研发、生产的核心基地。 “宁波帮”遍布全球各地,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甬商能够很好与世界对话的窗口。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包玉刚、李达三等甬商精英为改革开放中的宁波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天,宁波市委、市政府呼吁甬商回归,产业回归、总部回归、资本回归和人才回归都应该成为回归的各种方式。2018年杉杉在宁波上缴税金20多亿元,2019年也是如此,我认为这就是最好的回归。 宁波现在大力发展智能经济、数字经济,需要的是创新机制的土壤和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传统产业通过嫁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全可以成为新动能,杉杉用二十年的实践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样本。 宁波的企业家都是在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浙东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在新时代,我们需要知难而进的勇气,知书达礼的素养,知恩图报的胸怀,我们要不断拓宽视野,向全球最优秀的企业家学习,要站位高、格局大,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商业文明进入新阶段,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做个有思想的企业家,才能跟上这个时代,才能引导和顺应企业在变革中求生存、求发展。今天的杉杉,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代表一种植根于土地的创新力量。 (作者为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