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郑蒙永
白驹过隙,光阴如梭,岁月如大江大河奔流到海不复还。时光列车眨眼来到2020年,前不久工作41年的鄞州新城派出所民警林观松正式卸下重担,光荣退休了。
从1979年至2020年,这是林观松热血拼搏的41年。这些年,他经历了从军装到警服,从自行车到无人机,从手摇电话机到移动警务通,从手工填写到“最多跑一次”网络办理模式。数十年扎根基层一线,他见证了公安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样见证了时代变迁。
1978年,刚满18岁的林观松离开老家萧山,应征入伍,来到宁波参军。进入军营后,他因表现优异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被提干。1987年,林观松结束了9年的军旅生涯,转业进入市公安局原江东分局,成为百丈派出所的一位内勤民警。
上世纪80年代的百丈派出所辖区虽不大,却已是原江东最繁华的地方,特别是七塔寺周边更是热闹非凡。七塔寺作为当时市区内唯一大型的寺庙,周边可以说是人流如织,从天蒙蒙亮到华灯初上,无不是一派热闹的景象。“你别看七塔寺周边这么热闹哦,其实当时百丈还有好几个村呢,到处都是稻田,不过那会治安形势很好。”
作为一名内勤,工作虽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之处,却是细碎繁杂,需要特别的耐心。林观松说,那会他的办公装备就是一辆自行车、一本笔记本、一支笔。协助同事审讯做笔录时,全靠手写,写错字就得重写,也没有什么像样的通信设备,全靠人力报送手写文件。“我记得转业那年,我拿的工资是102元,这算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宁波也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的时期。时光一晃就到了20世纪末,百丈的稻田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新形势必然会带来新问题,林观松依然记得,在1999年时他开启了人生的又一转折。
“那会白鹤派出所辖区多了不少娱乐场所,白鹤新村也刚建成,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各种问题迎面而来。就是在那种情况下,我被调去了白鹤所,担任更具挑战性的社区民警一职。”林观松说,社区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工作细致并且能迎难而上,挑起重担。说起那一段时光,林观松无比怀念:“那时候我基本上是睡在社区的,虽然很忙,但社区里的居民都很信赖我,有什么事都找我。”
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开发的脚步也越走越快、越走越稳。2005年,东部新城指挥部成立,全权负责对东部新城的开发建设工作,提出城市向东看的战略布局。而此前一年,林观松便因社区工作突出、群众口碑良好被调至福明派出所继续担任社区民警。他亲历了福明辖区从稻田到都市、从郊区到城市中心的过程。
2012年,新城派出所成立,百废待兴,林观松又主动请缨调至新城派出所,又主动承担了情况最复杂、流动人员数量最多的新城社区警务工作。每年除夕,他都会自掏腰包为社区里的困难家庭购买米、油等礼物,给他们送去新春关怀。
在基层打拼数十年,林观松已经成了一块活招牌。群众喜欢他、满意他、信赖他,而他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负人民的期望,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工龄41年、警龄31年,他不下10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获得20余次嘉奖,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社区民警,2016年时又被评为“宁波好人”……提到这些荣誉,林观松却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说这些不值一提。
风霜染白了他的鬓发,却让他头顶的国徽更加闪耀,让他的热血愈发奔腾。正式退休前一天,林观松如往常一样,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岗位上巡逻站岗。他说,自从穿上这身警服,他就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那闪烁着光芒的国徽就是对他灵魂最深处探照。一路走来,不论繁花似锦还是风雨如晦,他都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