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美丽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0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袁璧如:让香袋制作技艺飞入寻常百姓家

袁璧如展示自己制作的香袋。(陈朝霞 程冰凌 摄)

    

    

    

    记 者 陈朝霞

    通讯员 程冰凌 陈家顺    

    

    窗边的藿香、工作台上的薰衣草、橱柜里的香袋……走进75岁的海曙区级非遗“香袋制作”传承人袁璧如位于白云街道丽雅社区丽雅苑小区的家中,中药的醇厚香味从五彩斑斓的香袋中沁出,犹如走进了一场视觉和嗅觉的盛宴。

    出身中药行世家的袁璧如12岁就跟着外婆学习香袋制作工艺,至今这一手艺延续了60多年。“记得外婆擅长女红,常常看见很多人慕名而来,请外婆绣一套新娘服饰。”袁璧如回忆,“因为家族几代在药行街做药材生意,各种中药信手拈来,对药性也非常熟悉,有时看见外婆在所绣的香袋中放入几味中药,送给有需要的人,算是为自家中药铺做广告。自己耳濡目染,渐渐地学会了这一手艺。”

    说起香袋制作,袁璧如如数家珍,“香袋上的图案不一,寓意也不同。”葫芦香袋寓意吉祥、福禄,香袋上如果绣着6个葫芦,寓意六六大顺;下面坠着五彩丝线,寓意生活丰富多彩;莲花、荷花等隐喻高洁;喜鹊、登梅隐喻好运;松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

    香袋的各种颜色也有不同含义。蓝色谐音“拦”,为孩子拦灾不夭折;红色寓意保平安,能为孩子辟邪免灾;紫色代表“紫气东来”,期望孩子能成人成器。

    香袋还能利用汉字谐音做比喻:绣着枣儿、花生、桂圆、莲子组图的香袋送给新婚夫妇,表达“早生贵子”的祝福;以猫和蝴蝶戏牡丹组合图案的香袋,取“耄耋童趣”之意,为长寿老人送上老年生活有趣精彩的祝愿;蝙蝠、桃子环绕娃娃组图的香袋寓意“福寿娃娃”,祝福小孩多福多寿。

    在制作香袋时,除了在造型、颜色和图案的精心搭配中保留传统文化的良好寓意,出身于中药行世家的袁璧如在香袋中配制的中药粉也独具特色。“老底子的香袋不仅外观充满吉祥美满的寓意,而且随身佩戴后散发出药香味,具有保健、助眠、提升免疫力等作用。”袁璧如介绍,她制作的香袋中配有八味中药,包括木香、藿香、檀香等,需要精心配比,烘干、研磨、混合,让气味和保健效果达到最佳。

    如今,袁璧如能制作100多种香袋,香袋还发挥着和谐邻里关系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还住在月湖大书院时,袁璧如常常将自己做的香袋送给居住在同一大院的邻居,有感兴趣的邻居要拜师学艺,袁璧如会倾囊相授,“大家围坐在一起制作香袋,聊天的话题也从香袋延伸到生活琐事,不知不觉中,院子里多了欢声笑语,邻里关系非常融洽。”

    月湖老房子拆迁后,袁璧如搬到丽雅苑小区,她发现邻里被钢筋水泥隔开,居民之间少了老墙门的互动。于是,她加入“楼道组长”的行列,一家家上门,送上自己制作的香袋,邀请邻居加入制作香袋的行列。于是,以香袋为纽带,大家聚在一起,学习交流沟通,相亲相爱、互帮互助,气氛日益和谐。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袁璧如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自配具有提神醒脑、预防风寒的中药药粉,特制了60个精美香袋送给日夜奋战在防疫工作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现在,袁璧如在社区的“徒弟”越来越多,香袋制作手艺越来越受居民追捧。只要有居民愿意学习,她总是耐心地手把手教授。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她还创新地在香袋中加入薰衣草等“时尚”元素,她认为“传统技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的传承才最有意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