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有万石粮,挥霍勿久长

    桂晓燕 

    

    阿拉宁波人有几个特点:会读书,会做生意,还会“做人家”。“做人家”是宁波方言,意为勤俭节约,持家有方。老底子人们普遍收入不高,挣点钞票大多数用来买吃的,所以“做人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管牢嘴巴。

    首先,除了一日三餐之外,严格控制各种“闲食”(零食)。老宁波常说:“宁可买勿值,勿可买吃食。”这里说的吃食,基本上就是指闲食。大人可以管牢自己的嘴巴,但小孩子难免嘴馋。那时候的小孩子,口袋里常常是“瘪得生司”,没有铜钿买闲食。最盼望的事情之一,就是听到墙门外的巷子里,传来“冻米大王好爆唻,冻米大王好爆唻”的吆喝声。一听到这声音,小家伙们便缠着大人,要讨一把米去爆冻米大王(爆米花)。因为原料是自备的,只要几分钱加工费,就能为孩子解馋,让他们开心半天,所以大人一般总能答应。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吃的闲食不要太多哦!其实,家长们在这方面还是应该适当控制一下。吃闲食太多,影响正常餐饮和生活规律,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何况闲食中常有垃圾食品“潜伏”,那就更应该管一管了。

    管牢嘴巴非常重要的一条,是杜绝浪费食物,尤其是粮食。“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基础,任何人不能不吃饭,不能不珍惜粮食!宁波老话说得好:“家有万石粮,挥霍勿久长。”“浪费无底洞,坐吃山要空。”“冬勿节约春要愁,夏勿勤力秋无收。”……从前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有时候小孩子不当心漏掉几粒饭,如果是掉在桌子上,大人是一定要让孩子捡起来吃掉的;如果是掉在地上,那就喂鸡。老底子许多人家在家里养两三只鸡,平时它们负责“打扫战场”,帮助主人消灭残羹剩饭;过年时就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现在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居民不再养鸡,而改为养宠物狗猫。人们的收入增加了,花钱大方了,到饭店吃饭的也多了。中国人特别好面子,在饭店吃饭喜欢甩派头,好像不剩点菜,就是小气鬼。也许有人认为,只要是花自己的钱吃饭,别人管不着。其实不然。近日看到一帖,发人深省。大意是:几个去德国考察的中国人,和驻地同事一起在汉堡的一家餐馆吃饭时,多点了一些菜,结果剩下三分之一,引起同在餐馆吃饭的几位德国老太太不满,批评他们浪费食物。当地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闻讯赶到,向他们开出50马克的罚单,并郑重地对他们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几句话说得他们既感到脸红,又深受教益。为此他们特地将罚款单复印后,人手一份留作纪念,以便时时提醒自己,管牢嘴巴。

    确实应该认识到,资源是全社会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浪费。还应该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千辛万苦种出来的。老话说:“小小一粒米,汗水嗒嗒滴。”“一粒粮食千滴汗,吃饭莫忘种田人。”“敬重泥水师傅敬重屋,敬重田头客人敬重谷。”不但要敬重农民,还要敬重耕牛,牛也是出了大力、流了大汗的。从前宁波民间曾有一种传说:啥人不爱惜粮食,不尊重农民,不善待耕牛,下世就会变成牛,让你去耕田!曾碰到过一个女孩,她为了避免洗碗时手上沾上油腻,竟然每次用一个白面馒头当海绵擦,去擦碗盏,擦了后就随手扔掉。像这样肆意糟蹋粮食的人,真应该让她变成一头牛,尝尝耕田的滋味,知道种粮的艰辛。

    尽管人类对牛的评价不错,“老黄牛”“孺子牛”“初生牛犊不怕虎”等也都是好话,但谁愿意当真成为一头牛呢?尽管“下世做牛”的说法只是民间传说,却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老宁波对浪费行为的愤懑。在当今某些人以奢靡为荣的社会环境中,老宁波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精神不能忘,勤俭节约“做人家”的传统不能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