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汽车春晓基地总装车间现场。 (张凯凯 摄) |
记者 俞永均 金鹭 民营企业是宁波经济中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发展力量。 目前,全市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突破98万户,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3%的地区生产总值、62%的财政收入、65%的进出口额和85%的就业岗位。在昨日发布的“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宁波共有15家企业上榜,稳居全国前十名。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国内外风险挑战上升的不利环境,宁波民营企业在穿越不确定性中表现出了超强的韧性和灵活度,为全市经济发展和GDP跻身全国第12位作出了卓著贡献。 日前,市工商联、江厦智库联合完成了《2020年宁波市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参与调研的169家上规模民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2019年度营业收入总额达1.19万亿元,净资产总额3388.7亿元,利润总额52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这些亮丽数据的背后,透露了宁波民营经济发展哪些新信号?压力之下,宁波民营企业的韧性从何而来? 户均纳税2.1亿元,“大而强”特征凸显 从报告看宁波民营经济“基本盘” 为从总体上把握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水平与趋势,今年,市工商联对上规模民营企业进行了第22次调研,全市169家2019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5亿元(含)以上的民营企业参与调研。 透过今年的调研报告,不难发现,曾经以“小而美”著称的宁波民营企业,正快步向着“大而强”转变。 雅戈尔以1116.1亿元营收荣登169家被调研企业榜首,为全市唯一的千亿级民企,总资产1013.9亿元,去年实现利润总额54亿元,均居宁波民企第一位。被调研企业中,营收在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企业共有6家,分别为金田铜业、奥克斯、中基宁波、远大物产、均胜电子和前程投资;富邦、舜宇等20家民企,营收在1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 从户均数据来看,参与调研的上规模民企各项指标较上年增长均在20%左右,发展势头强劲。其中,百亿元以上企业27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16%,户均营收达355亿元。 以龙头民企为代表的宁波民营经济极具韧劲,应对挑战积极、经营诚信稳健、规模稳步提升、升级步伐加快、贡献更加突出,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度,169家上规模民企纳税总额356.7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12.8%;户均纳税2.1亿元,较上年增长29%;解决就业61.7万人,约占全市实有就业登记人数的14.6%。 “大企业大集团数量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抗压能力的强弱。”参与调研报告撰写的江厦智库专家表示,预计两至三年内,宁波千亿级民企数量会继续增加,数量可能增至7至10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营收百亿级民企集中在纺织服装、电器、汽车和外贸等行业,十亿级民企主要来自外贸、金属加工、电器、化工等行业,五亿级民企分布在外贸、设备制造和汽车等行业。 “总体而言,宁波上规模民企主要集中在‘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涉及的部分领域,这些龙头企业主导了区域内的纺织服装、电器、金属加工和外贸等产业转型升级。”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说。 面对国际市场的动荡,上规模民企主动稳订单、拓市场、扩网络、深合作,国际化市场化水平持续提升。调研显示,有15.6%的上规模民企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共投资了108个境外项目,25.3%的上规模民企未来三年有在“一带一路”投资的意向。 社会贡献更加突出。与前几年相比,今年的调研新增了宁波民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的调查。尽管自身经营发展受到疫情冲击,但受调研的169家上规模民企勇担社会责任,第一时间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太平鸟、富邦、雅戈尔、公牛、奥克斯、维科、得力、金田铜业、赛尔、龙元、东方日升、博威、海天等企业捐赠金额均超过500万元。 聚焦主业 重视创新 借力资本 从报告透视宁波民企转型路径 2019年度,国际市场动荡加剧,原油、汇率等波幅剧烈,中美贸易摩擦时缓时急,外部冲击明显增多。“大浪淘沙勇者胜”,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我市一批民企佼佼者脱颖而出。 根据参与2020年宁波市上规模民企调研企业营业收入排序,市工商联对外发布了“2020宁波市民营企业50强”,这是观察我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窗口,也代表了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记者查看榜单后发现,与上一年度相比,50强中前十强位次发生了细微变化,金田铜业接替奥克斯排名第二,舜宇集团从上年的第13位升到第9位。 “中美经贸摩擦对出口导向型企业影响更大,去年奥克斯集团营收下滑就是一个例证。”江厦智库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参与调研的169家上规模民企中,有15.7%的企业表示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相关案件,有28.9%的企业表示影响加剧。 与此同时,更多的民企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走出了一条稳健向上的发展曲线。 调研显示,从质量、环保和附加值等维度,专注于打磨产品的上规模民企数量,一年间增加了10%以上。在转型升级途径上,选择“聚焦主业竞争力”的上规模民企比重升至76.3%,位居第一,较上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选择“提升产品环保性能”的民企占比68.1%,较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选择“提高产品附加值,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占比53.9%,较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 据调研,关键技术来源于自主开发和研制的上规模民企占比74%,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占比60.3%。大部分上规模民企已构建起成熟的研发团队与合作网络,具备了更强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输出能力。源自“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占比,较2017年下滑近10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宁波民企更加重视自主知识产权,更注重可控性和安全性。 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成为宁波民企的新选择。参与调研的169家宁波上规模民企中,2019年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控股上市企业112家(包括控股的市外企业)。今年4月22日,金田铜业以“云敲钟”的方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企业发展壮大之路的重要里程碑。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5.6亿元,较上年净增85.7亿元。 “从总体上来看,我市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理念突出,在研发投入上更注重主业竞争力的提升,呈现创新动力更多元、自主创新更主流的发展趋势。”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陈少春表示。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让宁波民企增长动力源源不断 近几年,宁波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201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试行)》,全力推进亲清政商关系构建,使全市各级政府更加敢为、有为,也让宁波民企有了更强的获得感。在2019年度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宁波位列前十,并入围全球营商环境百强城市。 据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有54.17%的参与调研的上规模民企认为,2019年企业的营商环境改善主要体现在政府对企业服务力度加大;认为税费负担下降、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的上规模民企分别占到了38.89%和37.50%。 然而,在经济下行环境下,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仍面临众多不利因素,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强等短板依旧存在。调研显示,“缺人才”在上规模民企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科研院所合作、参与区域合作战略、外贸转内销、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影响居前。此外,全球疫情的持续蔓延也对上规模民企造成了巨大冲击,其中63%的企业市场订单减少,37%的企业表示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承受较大压力。 民营企业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舰”。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市应如何保护好、培育好广大民营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其增长动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宁波应主动作为,拉高标杆,积极创建全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同时,精准施策,保持政企同心合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再创辉煌。”相关专家表示。具体来说,一要聚焦民营企业拓展市场难、成本压力大等突出困难,强化精准帮扶,积极排忧解难;二要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区域科创等硬核实力培育,创新政策工具,助推民企提升内循环能力;三要针对供应链冲击,探索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牵头协调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商(协)会、专业服务机构、企业的力量和资源,合力谋划建设宁波制造业重点行业国内大循环体系,加强国产替代,保障“246”等重点产业的供应链安全稳定。 延伸阅读 中国民企500强调研报告显示: 96%企业认为 受疫情影响 昨日,全国工商联对外发布了《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报告指出,通过对民营企业500强的分析,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调研显示,96%的500强企业认为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民营企业500强规模的扩大,营业收入增幅、税后净利润增幅、资产总额增幅放缓,比上年分别下降10.59、5.81、15.99个百分点。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增幅、税后净利润增幅、净资产总额增幅,比上年分别下降5.46、12.98、14.13个百分点。缴税负担、融资成本、原材料成本依然是民营企业500强最主要的成本负担,企业盈利面临更多的挑战。 企业投融资活动更加谨慎。民营企业500强开展并购重组活动较上年减少30.73%。投资“一带”和“一路”的企业数量,分别较上年减少6.70%、24.55%。 经贸摩擦对企业的影响持续显现。30.40%的500强企业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对企业的影响有所加剧。主要影响为关税冲击导致对美出口成本增加、出口业务下滑、美国营商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等方面。通过协商、应诉和仲裁方式应对经贸摩擦的企业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困难,稳就业压力攀升,不断积聚的风险也在通过产业链传导蔓延。调研显示,认为影响主要为生产经营成本高、有订单但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市场订单减少的500强企业占比,分别为64.20%、60.80%、54.80%。民营企业500强主动采取措施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稳步推进复工复产,积极寻求新的市场机遇,实施新产品和新服务开发、加大或开拓增值服务的企业数量,分别占500强企业的56.20%、50.20%。 (据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