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四明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玉长堤 古纤道

上虞古纤道(顾玮 摄)

    

    

    

    

    

    崔小明

    

    

    8月下旬,采访小组来到绍兴市上虞区实地踏访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的古纤道。这是浙东运河上虞至宁波入海口仅存的一段纤道。

    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始建于宋代,形成于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是利用当地的湖泊沼泽,经人工整理后形成的运河。古纤道又称官塘、纤塘路,是古人行舟背纤和缓避风浪的通道,兼有一定的水利功能。纤道与运河一直都是相生相伴,运河通到哪里,纤道就会修到哪里。但是随着运河运输功能的衰退,纤道更早受到忽视,很多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有的虽有遗存,但要么被淤泥掩埋,要么被杂草覆盖。

    上虞区仅东关街道西桥至马家桥村的一段纤道保存较好。东关街道西桥是这段纤道的起点。“这里是上虞大运河的重要遗产点。考察上虞-余姚段大运河的必到之地。”上虞区文管部门负责人顶着烈日前来为我们介绍情况。顺着西桥北堍逐级而下,首先看到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上虞段)”的石碑。纤道就在石碑下面,宽约2.5米,由一块块条石砌成。这条古纤道约220米,虽然不算长,却是浙东运河有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运河古老而沧桑的历史。

    古纤道最初为土路,明代起改为石砌,现存纤道主体为清代建筑。因为年久失修,纤道上的面板严重残损,不少地方甚至出现面板缺失的情况。2014年申遗之前的数年间,上虞区开始对古纤道进行修缮。最初,施工人员采用东湖石补配,后来发现新铺的东湖石板切割比较规整,颜色略微泛白,与原石板落差较大,没有老石板的古朴气息,影响整体修缮质量和效果。后来通过变更修缮方案,转而寻觅价格稍贵、搜集更难的老石板,最终得以现在的面貌呈现。

    走在古朴厚重的纤道上,给人一种坚实有力的感觉。这里的运河故道已经少见舟楫往来,河面宽阔宁静,河水缓缓流动。“往来船只行驶到了这里,水势趋缓,难以前行,就要靠人工牵引。”我仿佛看到,纤夫们光脚赤膊绾着纤绳拖着沉重的船只吃力前行的身影。“这里的古纤道与别处的不一样,它建在运河的中间,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提高河道的通航效率。”上虞文管部门负责人说。我这才发现,纤道另一侧种满荷花的池塘,原来也是运河河道。

    虽然上虞东关的这条古纤道只有200多米,但沿着纤道西上,还有一段全长约7.5公里的古纤道保存更为完整。这段纤道位于绍兴钱清板桥至上谢桥,有的一面临水依岸而建,有的两面临水飞架水上。纤道所用材料皆为青条石,因此有“白玉长堤”之称。两面临水的古纤道上,每隔几百米便架有凸起的拱桥,遇到大风激浪,船只可穿过桥洞,到靠近岸边的一侧躲避风雨。纤道上还有许多横跨两岸的石桥,为了方便纤夫通行,不少桥洞内侧还建有专供纤夫通行的纤廊。

    自有运河以来直至改革开放之前,运河是两岸人民的主要运输通道,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生产、生活物资几乎靠当地船民纤夫用船只运送。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浙东人民加入背纤劳作大军中,在纤道上赚钱养家糊口。身前一块板,肩上一条绳,三五个一群,七八个一伙,喊着提气的口号,迈着一致的步伐,或迎风雨,或顶烈日,跋涉而行。

    直至20世纪80年代,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铁路兴起,公路变宽,运河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船只实现了机械化,纤夫慢慢消失在古纤道上,古纤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却逐渐得到肯定。1988年,古纤道成为绍兴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古纤道功不可没。

    今天的古纤道变成了旅游胜地,经常有游客前去游览观赏,体验“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意境,聆听历史的回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