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件/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正创新 深化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

——访省农信联社宁波办事处主任崔全利

    

    

    

    

    

    宁波每10人中,有9人选择农信服务;每3户家庭中,有1户获得过农信贷款或授信;每10家企业中,有7家与农信携手同行……今年上半年,宁波农信存贷款总额突破6000亿元,居全市银行业首位。

    宁波农信坚守“姓农、姓小、姓土”定位,连续11年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基本实现了“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目标。

    宁波农信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开展“狠抓落实年”活动,持续推进大零售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深化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促进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宁波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张正伟        

    

    问:长期以来,宁波农信坚守“姓农、姓小、姓土”定位,能不能请您谈谈这一理念是如何体现在日常普惠金融工作中的?

    答:“姓农”,就是服务三农。宁波农信承担了全市三分之二的农户贷款、十分之九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姓小”,就是服务小微和民营企业。我们90%的信贷资金投放于民营经济,承担了全市五分之一的小微企业贷款。“姓土”,就是服务县域为主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农信“因农而生、为农而兴”,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我们不忘初心,主要做好“三个最”。

    一是努力做“最近的银行”,离老百姓最近。为扩大服务范畴,在680个网点基础上,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投入,建设集金融、电商、物流、政务、公益等服务于一体的“丰收驿站”,建成助农金融服务点2500余个、丰收驿站700家,布设助农终端近1800台,是全市网点最多的银行机构。在很多偏僻的海岛和山区,宁波农信是当地唯一的金融机构,这些网点没有利润产生,只有对当地百姓的坚守。

    二是努力做“最亲的银行”,与民营企业最亲。宁波农信深入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活动,推出“小微专车”“普惠快车”“企业直通车”等系统平台,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规模均列全市银行业第一。支持创业创新,推出妇女创业贷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会会员创业贷款等多款信贷产品。

    三是努力做“最实的银行”,实实在在惠民。宁波农信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全市总体规划,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三农”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大金融服务优惠力度,实施“五免”惠民措施和利率优惠政策,积极为暂时遇到困难的小微企业雪中送炭。

    疫情防控期间,宁波农信主动扛起使命担当,承担了全市50%的免息贷款,同时,积极策应市财政、人行、金融办等部门,大力投放“微担通”贷款67.42亿元,让全市3450户小微经营者获得资金支持,投放总量和惠及小微经营户数在宁波市金融机构中均居首位,且遥遥领先,在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问:在不久前召开的推进大会上,省农信联社被列为宁波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伙伴银行,请谈谈宁波农信如何挑起这份沉甸甸的重担?

    答:宁波农信下辖鄞州、慈溪、余姚、北仑、奉化、镇海、宁海七家农商银行和象山、市区两家农信联社,网点覆盖宁波全部乡镇街道。

    浙江农信在全国率先推出普惠金融行动计划,宁波农信是全市最早开展普惠金融的银行机构。宁波农信将以贯彻落实推进会议精神为新起点,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举全系统之力,为宁波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强的金融服务和资金保障。

    持续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继续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大力推广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力争行政村推广覆盖率100%,授信服务覆盖率100%。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新增低收入农户贷款不少于20亿元。建立政银合作“金融强村”平台,提升薄弱村“造血”能力,全面推广农村“三权”抵押贷款。

    持续当好民营小微企业的“好伙伴”。统筹安排不少于5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有效落实费率总体下浮、定向减免等措施;深度参与市县二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微担通”,放大“财政+金融”支持效应。

    持续当好诚信体系建设的“先行者”。办好农村金融讲堂,持续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实现农户金融建档全覆盖。推广“道德银行”,新增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不少于300亿元。

    持续当好数字普惠工程的“助推器”。对接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业务协调;丰富数字服务场景,扩大数字支付覆盖。建设一千家“金融+生活+政务”的丰收驿站。

    

    问: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宁波农信如何立足实际、加大力度,保证全年普惠金融工作目标的实现?

    答: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宁波农信“回归本源、做强主业”三年规划的交卷之年。我们将全面落实省农信联社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助力稳经济稳企业稳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要求,结合融资畅通工程,抓实抓细央行相关政策,确保延期还本付息、减费让利等小微企业支持政策落到实处。重点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民营企业、普惠型小微企业、制造业的信贷投放,扩大企业融资受益面。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园区,科创型、供应链型、吸纳就业型企业等市场主体。持续推进“百行进万企”和“三服务”活动,提高信贷服务的覆盖面、精准度和便利性。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加强与社保、公积金、不动产、公安、税务等市级相关部门的合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扩大宁波农信在政务公共服务领域的覆盖面和渗透率。积极融入社区治理、融入未来社区建设,将金融服务融入老旧小区改造,融入物业管理和小区服务,融入园企、学校、医院等工作场景,构建生活、工作、商业共建共融的服务生态。

    构建“党建+金融”服务模式。履行地方金融机构担当,推进党建联盟建设,加强与各级党组织的合作对接,深挖党建共建与基层治理的结合点,健全党建联盟内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和推广“红色系列”贷款产品,围绕“产业链+党建联盟”“行业+党建联盟”“园区+党建联盟”等领域,不断激发“红色互动”内生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