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区域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1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3+1”攻坚助力垃圾分类高质量

白云庄社区物业公司经理、垃圾分类督导员现场学习交流。
(陈朝霞 崔宁 摄)

 

 

 

    记 者 陈朝霞

    通讯员 崔宁 郑水萍 

 

    8月7日起,海曙区全面启动垃圾分类“3+1”攻坚行动,“3”指抓牢源头质量关键环,因地制宜做好撤桶并点、桶边督导和定时定点投放三项机制;“1”指新增厨余垃圾投放的破袋环节,实现厨余垃圾分类高质量。

    为此,海曙各街道、社区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全力攻坚。截至目前,全区17个乡镇(街道)376个居住小区完成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和破袋投放,占比超过90%。

    “红色力量”引领,党群融合双发力

    前段时间,南门街道万安社区党委书记徐剑英收到不少党员志愿者线上线下报名,要求加入社区值班文明劝导员的行列;在望春街道五江口社区,30多位老党员带领青少年走上“老少点位岗”,守护好桶边责任,有效缓解了社区30余个垃圾桶点位撤桶带来的挑战。

    在海曙,党员在垃圾分类中亮身份,在单位发挥引领作用、在社区发挥关键作用、在公共场所发挥示范作用已成常态。机关党员利用“夜学时间”与垃圾分类来场“约会”,党员进社区当“桶长”、入户做宣讲员、破袋做检查员,夜学与垃圾分类结合的新潮流壮大了社区党员的攻坚力量。

    在党员志愿者的引领下,更多居民群众加入攻坚志愿者队伍,成为垃圾分类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南门街道,郎官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们收获了“最美郎官红”的美称,周江岸社区86岁高龄的周筠荷收到了由社区“私人订制”的“最美志愿者达人”的奖杯。

    各类平台助力,群策群力作贡献

    白云街道云乐社区邀请了欢乐家园居民代表、业委会、物业公司,通过“开放空间”议事会讨论垃圾分类撤桶并点的相关事宜;段塘街道南塘社区成立新老“一家亲”小分队,新老宁波人携手为垃圾分类工作贡献一己之力;石碶街道锦丽社区通过微信说、热线说、现场说、入户说和主题说的“5个说”平台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居民配合度较高,垃圾分类准确率从40%提升到90%。

    在居民群众推动的背后,是执法力量的保驾护航。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西门中队结合执法进小区排出“3+1”攻坚行动时间表,社工、督导员和执法三支力量共同助力攻坚“突围”;白云中队采用现场曝光、有奖有罚的方式,增强居民分类意识;鼓楼中队则采用“修复个人信息积分”的方式,对分类不规范居民现场督促,提高攻坚行动的“震慑力”。

    鼓楼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如今中队、社区、物业公司及志愿者的分类联动督查已渐渐成为每日固定项,对促进辖区分类质量稳步提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地制宜创新 短板弱项迎刃解

    面对“3+1”攻坚行动中出现的难题,海曙各街道、社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短板弱项迎刃而解。

    望春街道广安社区针对不少上班族的作息时间和规定的垃圾投放时间不同,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实施后带来的不便,设置“微站点”,开通“微公交”,以“定时定点+流动投放”的方式弥补定时定点投放的“空窗期”,反响不错。

    段塘街道华兴社区针对京华苑小区单栋别墅住宅的特殊性,创新地在向居民分发的专用双色桶上安装“身份证”,督促居民从源头上提高分类质量;南门街道柳锦社区为破解中心城区场地、资金等方面瓶颈,通过物居业三方讨论、居民意见征集等方式,在柳锦花园小区引入智能垃圾箱。

    江厦街道郡庙社区在灵桥公寓楼首创“撤桶设卡”模式,在公寓楼下建起刷卡进入的简易公共垃圾房,住户凭借门禁卡刷卡入内投放垃圾,垃圾分类准确率也提升至9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