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1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群众满意、人民幸福之城的使命——

人民城市为人民


“宁波妈妈”志愿者团队与云龙育英民工子弟学校爱心结对。
(郑之超 摄)

    记者 张昊 

    

    遇见宁波,遇见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在宁波,都挺好”,是百姓对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直观表达。

    在宁波,何以能“都挺好”?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但归结起来,或许就是这座城市始终坚定践行“人民至上”。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在宁波高标准、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中,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是最鲜明的主题。

    以人民为中心,让更多文明硕果惠及全体人民,正是这座文明城市永不褪色的初心和使命。

    人民至上: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

    30天,实现宁波本地确诊病例“零新增”;49天,实现157例本地确诊病例“清零”,未发生一例死亡病例。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宁波以生命至上汇聚合力,以全市之力对决疫魔,采取了前所未有、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为群众筑起护佑生命的长城。

    “10万员工的健康,是我最大的牵挂。”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北仑区大港社区党委书记朱红明“不漏一企,不落一人”,日均暴走3万多步,领着社工把防疫物资紧急送到企业留守员工手上,解决近600家企业的复工烦恼,实现社区无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

    “多亏了你啊,特殊时期还要你帮忙买菜。”“没事的,有需要随时联系我们。”这样的对话,发生在象山县泗洲头镇何婆岭村残疾人汤传杏家中,志愿者励喜意送来生活用品,从不间断。宁波把6类因疫情出现特殊困难的群体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偏远乡村、山区海岛也不落一人。励喜意说:“我们辛苦一点,群众就更安全一点。”

    全力拯救每一个病患,真诚关怀每一个生者,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文明城市的善意与温度。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西班牙语外教玛格丽特毫不掩饰对宁波的热爱:“中国、宁波对疫情的快速反应让我震撼,这里人们兄弟姐妹般互助的情谊让人感动。”

    在对病魔的鏖战中,人们看到了这座城市“视民如伤”的炽热情怀。而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更能够清晰感受文明宁波“人民至上”的价值坚守。

    小小一顶头盔,关乎交通安全。2018年,鄞州区率先向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市民赠送34万顶爱心头盔。去年,宁波又在全省率先把“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写入地方法规,安全文明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一年来,全市涉电动自行车死亡人数同比下降超过60%。

    小小一支香烟,危害百姓身体健康。2017年施行的《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写入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烟公共场所内吸烟处以罚款”的条款。持续的控烟工作,让宁波人的健康意识增强了,在禁烟公共场所吸烟的不文明行为减少了,近7年烟民减少了50万人之多。

    小小一部热线,牵动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每个夜晚,宁波知音心理志愿者在免费热线电话边为每一个脆弱焦虑、需要帮助的心灵守候。热线开办近16年,为1.9万多名来电者提供心理疏导志愿服务,用声音传递温情,为文明之城撑起了守望相助、和谐温暖的港湾。

    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正是一座文明城市最夺目的光芒。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传递城市温暖

    “各位乘客,欢迎大家乘坐‘幸福巴士’,开启‘红色之旅’!”一辆“幸福巴士”从慈溪市府前路缓缓驶出,巴士上的“幸福解码”志愿者、慈溪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林峰拿着话筒向市民讲解三北革命老区的故事。

    畅行城乡的“幸福巴士”,把文明实践的新风带向百姓心间。每个月的28日,白果树社区居民都能盼来“幸福巴士”,里面“装”着缝纫、编发、美甲等21项志愿服务。“幸福巴士”还开赴高铁站、机场及外地接回复工员工,提供周到的服务。如今,“幸福巴士”开行1600余辆次,惠及群众70余万人。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宁波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在宁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了全覆盖,95%的乡镇(街道)建立了实践所,76%的村(社区)建立了实践站。

    志愿服务“零距离”,居民和社区才能“心贴心”。在鄞州区海创社区这个有2.5万居民的“超级社区”,活跃着58个志愿微信群,71%的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成为居民情感的纽带,让大爱在社区里循环,这里因此成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每年的9月19日,是社区志愿文化节。“焙多芬”的全职妈妈们把自己烘焙的糕点,送给社区200多名保洁员。她们的手艺,来自社区“生活学会”志愿者的公益培训。浓浓的情意,在整个社区弥漫。

    “听不见、说不全、走不动、坐不稳,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不少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写照。北仑区的志愿者发起了“幸福来敲门”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360多支助老志愿服务小队、8763名助老志愿者,与近1.3万名老人结对。每天登门,嘘寒问暖,清洗衣物,陪同聊天、看病、购物。一声声敲门声,把慰藉和寄托送进了老人们的心坎,让幸福的晚霞照进了老人的生活。

    “我们做的是小事,但保障用电是大事。”奉化小草电力志愿服务队走过30个春秋,从“无人知道的小草”变成拥有83支团队的“爱心绿洲”,将累计16万余小时的特色电力志愿服务送入千家万户,改造线路,消除隐患,让百姓用上放心电。

    爱留春夏,情满秋冬,志愿服务始终与宁波的城市脉搏共同跳动。全城214万多名志愿者、1.4万多个志愿服务团队把无私奉献变成亲身实践,汇聚起无数“光与热”洒向甬城的角角落落,成为宁波这座文明城市最温暖的旋律。

    民生关切:筑造幸福美好家园

    “您好,这里是81890,党员先锋岗136号话务员为您服务,请讲。”电话铃响起,“90后”话务员张露按下接听键。这句话,她每天要说100多遍。

    “我们单位的叉车需要上牌,要去哪里办?带哪些资料?”面对这个冷门的问题,张露用3分钟就快速解答。次日,她进行了回访。“来电的市民说,办得很顺利,因为资料齐全,一次性办好了。”

    在宁波,通过“81890”问询,实现办事少跑腿,是很多市民的习惯。这个电话号码,在宁波早已家喻户晓。修电器、通管道、寻保姆……“81890”回应老百姓办事需求,在过去的19年里全天候24小时服务,累计为市民解决求助事项1300余万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让城市建设更亲民、城市治理更便民、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更惠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这座文明城市向前迈进的每一个瞬间。

    有一种幸福叫教育公平,宁波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所有区县(市)教育基本现代化“满堂红”。

    有一种幸福叫健康长寿,2019年宁波市居民期望寿命81.66岁,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2.23岁,已达到先进国家水平。

    有一种幸福叫平平安安,在宁波,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满意度不断上升,分别达到97.5%、98.1%。

    有一种幸福叫“最多跑一次”,宁波打造“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最多跑一次”实现率95.0%、满意率97.8%,均居浙江省第一。

    去年11月,宁波连续第10年捧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奖牌。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组委会专家评价,宁波的幸福是全城全域的幸福,全域治理和城乡融合走在了全国前列,市民生活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闪耀着宁波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吸引力。

    新闻页面下方满是网友动情的评论和留言:

    “这座城市的文明和美好,给人温暖,让人总想留下来。”

    “在宁波,都挺好。因为宁波,或许就是幸福的代名词。”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