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弓 就在“双节”前,发生在宁波的一条新闻被传得很广——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甬派客户端刊登后,先获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中国网转发,又在退役军人事务部所属《中国退役军人》杂志主管的公众号上发表。 这条让国家机关媒体关注的新闻,说的是9月下旬,在象山举行的一次退役士兵“适应性集中培训”。培训时间4天,参训人员60余人,培训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退役士兵们不仅积极参与,而且情绪高涨,结束时还恋恋不舍,其中一位年龄最小的在结业典礼上感叹:“让我待一年都愿意。” 日常的培训活动不少,能如此受欢迎的好像不多。与象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张局长交谈了两小时,又翻阅了一些资料,总算对其中的奥秘有了些了解。 短短几天的培训之所以有如此吸引力,内容的“专业性”,应该是首要原因。从课程表中看到,4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有“破冰”活动、压力管理与情绪疏导、职业测评与解读、人生理想自我定位、职业与学历提升政策、健康生活行为,等等。这些内容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政策性,又具有实用性,都是退役士兵在环境变化与角色转换时,迫切需要了解的。其中培训第一天进行的“破冰”活动,颇有深意。看上去只是一些轻松的游戏,但在帮助来自各部队的退役士兵打破人际关系中陌生、疏远的藩篱,放松心情,乐于交往,进而形成融洽快乐团队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形式的生动活泼,使专业的内容能引发受训对象的强烈兴趣。除了课堂讲课之外,培训还安排了不少课外活动。比如,参观古村,了解浙江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和成果;通过各项测评,对退役士兵的职业倾向和择业观进行解读和引导;通过一系列互相交流的小组活动,引导退役士兵调控情绪、缓释压力;通过优秀退役老兵分享就业、创业体会,增强新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的信心;组织自主选择的陶艺、插花等手工活动,为自己最亲近的人制作工艺品,以培养艺术兴趣,启迪感恩之情……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培训内容,而且使退役士兵们在愉悦心情的同时,增进了知识,培育了情趣。 象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一开始就对培训的着装、作息、就餐等,作了刻意安排。统一购置军式制服,起床吹哨,然后队列训练、整理内务、洗漱,早餐后集合去教室。队伍行进中唱军歌,开课前唱国歌。开始,培训团队对实行这种近似于军队的仪式感特强的制度,担心学员们难以接受,没想到他们执行得很认真、很开心。培训团队领悟到,正是这种近似于军队的着装、制度,唤起了退役士兵对从军经历的美好回忆和自豪感,对培训及工作人员产生了亲切感。而退役士兵这种发自内心的对军队生活的依恋与自豪,又保障了培训全过程的纪律得到有效实施。 军人退役,是人生的一大转折。退役士兵们回到地方,会遇到工作、生活方面各种各样的不适和问题。适应性培训这堂“第一课”上得好不好,不仅关系他们能否很快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不同岗位上继续为国家作贡献,而且关乎现役军人的军心稳定。 退役军人事务机构成立不过两年,对退役士兵的“适应性培训”大都处于“试行”阶段,在培训质量上出现参差不齐现象,完全可以理解。从象山县这次培训实践来看,只要相关部门能出于真心爱护经过解放军大学校锤炼的年轻人,真切了解退役士兵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想他们所想,帮他们所需,为他们服务,这堂不平常的“第一课”,一定能够上好,也肯定会在退役士兵的人生经历中留下精彩的一笔。 最后,作为退役四十余年老兵的我,祝愿年轻的新战友续写荣光,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