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0月1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问津欧美现代诗

    

    

    枕流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北京时间10月8日揭晓,获奖者是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消息一出,众人皆谓“爆冷”。原来被猜测的热门人物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以及中国的阎连科、残雪等都没有得奖。

    所谓“爆冷”,缘于很多中国读者压根没有读过露易丝·格丽克的作品,甚至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国内出版社对外国女诗人的诗作,译介有限——露易丝·格丽克的诗集,之前只被上海世纪文景集团慧眼识珠推出过;比如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在当下处境比较尴尬;比如在读者群中,诗歌爱好者相对属于小众。

    但我相信,很多人是热爱诗歌、葆有一颗诗心的,只是他们未能找到阅读西方现代诗歌的门径。人们对现代诗也许只有一种较为模糊的感觉。大家会觉得兰波的“我永恒的灵魂,注视着你的心,纵然黑夜孤寂,白昼如焚”,道出了人与人之间无尽的纠缠;会信服里尔克的“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言明了生命坚韧的真相;会认为奥登的“倘若爱不可能有对等,愿我是爱得更多的那个人”,无比深情而凄美。他们也可能会被美国后现代诗人约翰·阿什贝利的代表作《船屋的日子》搞得莫名其妙,毕竟连阿什贝利自己也曾这样自我开涮:“每过一段时间,我便会翻开一页,上面肯定是写了什么,但那是什么呢?”的确,不少现代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要解读现代诗,得先理解什么是现代诗。现代诗至少具有“形式上的现代性”“经验上的现代性”及“审美上的现代性”等特征。掌握“形式上的现代性”很关键。中国唐诗讲究平仄、押韵、对偶。古典时代的欧洲诗歌也有韵脚、音步、格律的严格要求。如十四行诗,又叫“商籁体”“彼得拉克体”。每首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两段四行,后一部分两段三行,按四、四、三、三编排,共十四行。每行诗句的音节用抑扬格(一个音步含两个音节,前者轻,后者重,叫抑扬格音步,简称抑扬格)。不过后来,西方诗歌越来越朝着自由体的方向发展。且诗歌当中,主观抒情的篇幅大大压缩,主观抒情的主体也渐渐隐身。如英国诗人艾略特,就喜欢用叙事性或戏剧性的手法抒发胸臆。

    就“经验上的现代性”和“审美上的现代性”而言,大多数读者读诗,惯于追寻意义。但其实,现代诗作者在创作时,一般不会预设阅读重点。他们的作品极少进行说明,也不存在诠释,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呈现,是对思绪和情感的深度展露。诗作突出“纠结”于现代人在和周围世界共处时,精神上的荒谬感、疏离感和孤独感。这方面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诗句有到位的表达:“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另外,不管是哪一类诗歌,典故和意象皆不容小觑。阅读西方诗歌,最好能对希腊神话、北欧神话、《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拜伦的《唐璜》……有一定了解。我们读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名作《丽达和天鹅》,若不熟悉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和少女丽达的故事,不知道特洛伊战争的缘起和过程,就无法真正领会该诗意蕴。而对葡萄酒、玫瑰、塔楼等西方现代诗中的常见意象,我们也应加以熟悉。就以“天鹅”为例。该意象的源头在何处?为什么“天鹅之歌”会带有中国“广陵散”式样的绝唱意味?追根溯源,答案在古希腊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中:太阳神之子法厄同为了炫耀其尊贵身份,驾驶太阳车在天空恣意驰骋。谁知他无法控制白马,摔落下来,尸体掉进达诺斯河。他的好友,利古里亚王库克诺斯一路哭泣着来到河边,终因悲伤过度化作天鹅。此后,“天鹅之歌”便成为指代诗人或音乐家死前绝唱的艺术词汇。

    就像我们初学唐诗宋词时会从那些简短的经典之作入手一样,阅读欧美现代诗歌也可采用类似方法,从叶芝、彭斯、雪莱、济慈等大师的名作开始,慢慢琢磨,用心体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