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正式启用

@海内外院士,宁波等您“回家”


红砖立面的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和白墙黛瓦的浙东建筑风格古村相映成趣。
(王鹏 刘奕艺 摄)

一批珍贵的历史照片吸引了院士们的目光。(王鹏 摄)

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启用前,院士和少年儿童一起在院士林开展植树活动。(王鹏 摄)

    

    

    

    

    

    

    

    

    记者 黄合 朱军备 

    

    吃完午饭,56岁的东钱湖建设村村民张志亚就迫不及待地出门遛弯。沿着石板路拾级而上,就是红砖立面的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等待,这座漂亮的建筑终于要正式启用了。

    “眼看着它一天一天变美变靓,怎么能不开心呢?真心希望更多院士回‘家’看看,阿拉肯定热烈欢迎!”张志亚的这一份热切期盼和真心期待,同样是一千万新老宁波人的共同期许。

    山清水秀,一湖沉碧,东湖之畔,香茗已备。“院士之乡”宁波,静待院士和专家“回家”。

    

    碰撞 传统和现代元素相映成趣

    

    

    

    近处是桨声欸乃,古色古香的村居前停着几艘木船;远处是波光粼粼的东钱湖,群山的倒影深深浅浅,俨然是一幅山水画卷。

    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坐落在陶公岛上,处于山水之间。整个建筑依山而建,西楼设计研发楼,是设计研发、成果展示交流之所;东楼学术综合楼,是院士团队研发办公场所;中部则是访客中心和陶公讲堂,重点展示院士风采,发布学术成果,传播科学思想,推介产研项目。

    “考虑到院士的实际生活工作需要,我们特意在东、西、中三者之间通过连廊将主体建筑和景观塔相互串联,打造院士客厅、景观游廊、乡村古宅有机衔接的特有体验。”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的设计团队负责人吴志强院士说。

    其实,对于很多宁波人来说,这个地方不仅仅是历史文化乡村,更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的前身是宁波师范学院东钱湖陶公山校区旧址,而宁波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宁波师范专科学校,是宁波市第一所高等院校。

    1960年2月,宁师院陶公山校区动工,在物资和工人都紧缺的背景下,全校师生一起参与建校,搬砖盖瓦做小工。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学校迁址之后,这些老楼自然而然被遗忘了,只有一些念旧的老人偶尔来这里怀念青春。

    2019年春节,大雪,废弃多年的老楼终于等到了吴志强院士。在对东钱湖进行全方面考察之后,吴志强最终将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的选址定在这个地方。上世纪60年代半月形的楼板,也给了他新的设计灵感,将圆弧拱形的图形符号提取出来,寓意“宁波”两字,海定而波宁。

    整个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总占地面积52.57亩的项目,定位为 “政、产、学、研、创、孵、投”的创新服务平台。东西主楼,保留了传承文化魅力的红砖立面和建筑细节,并将如湖水波纹般律动的拱形元素,演化为精致典雅的建筑厅堂,建构出气质高雅且富于内涵的院士中心主楼。

    在这里,既有白墙黛瓦的浙东建筑风格古村,又有现代化的智控AI总控中心、多功能会议中心;既有体现东方审美的田园山水,又有体现西方建筑风格的落地窗台;既有现代化的办公场所,又有村落民宿风情……看上去像是对立的,却又显得如此和谐,钱湖山林景观与乡村古宅相容相依、相映成趣。

    短短不到两年时间,这片土地整个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了。

    

    攻坚 把最美的风景留给院士

    

    

    

    华灯初上,东钱湖沿岸灯光点点。站在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的长廊,迎着晚风习习,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让人不由得陶醉其中。

    2019年年初,得知宁波要筹建院士中心,成千上万宁波人的心被牵动了。早在市委市政府刚刚选址东钱湖的时候,热心市民就纷纷点赞表示认可:要把最美的风景留给院士!

    不过,将废弃数十年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改造,这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整个建筑依靠青砖、红砖垒起来,没有钢筋、混凝土;老楼的外墙粉刷物已全部剥落,四周杂草丛生,建筑外立面的藤蔓最高爬到了4层楼;楼内到处漏水,许多砖块破损严重,呈粉末状;预

    

    制板内部的小钢筋裸露在外,水泥碳化严重……

    “其实,把老楼拆掉重建比加固改造成本低,操作起来也方便些。不过吴院士亲自考察后表示,一定要有历史沉淀、文化底蕴的老东西,所以我们最终采用保护性加固改造的方式实施项目建设。”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的建设团队、东钱湖文旅集团项目负责人说。

    无论什么建筑,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是由于老建筑太久没有使用,腐蚀得特别厉害,需要大量科研团队在背后支撑:钢筋打在什么地方最合适,什么材料可以保证建筑安全,如何设计才能让原本的文化底蕴得以体现?

    与此同时,由于当时道路泥泞,不能通车,项目施工队就临时想到用水作荷载物,雇工人挑水:“比如要检测楼板,就得先选取一个测试点,用塑料膜把楼层围起来做好密封,然后往里面加水。仪器设备则要放在下一层,以观察上面的变形程度。”

    在危房改建无资料的前提下施工进场,克服不通水、不通电、高温、疫情等困难,日夜抢赶工期;结构加固中,新增桩基198枚,最深12.8米,使用597吨钢材、钢筋加固梁柱和墙体,使用碳纤布近860平方米;建筑改造中,安装了552块弧形玻璃和84块拱形屋顶……

    “可以说,在每一根打在地上的柱子上,都打下了宁波人勤劳智慧、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烙印。”谈及过去一年多的施工历程,就连做惯了旧房子改造的吴志强院士都禁不住为实干的宁波人点赞。

    努力攻坚克难的,不仅仅是设计团队、施工团队和建设团队,在紧挨着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的建设村,村民们同样拿出了热忱和支持,短短一个月就完成了附近绿化地块的规整工作,面对24小时的施工强度,村民们同样予以了最大程度的理解和体谅。

    “每个村民都知道,这是一件有利于村庄未来发展、有利于宁波未来发展的重要工程。整理自家环境、垃圾有序分类、养成文明习惯,也是为了之后给客人们留下好的印象。”建设村村民忻君明笑着说。

    

    创新 点燃产业发展新希望

    

    

    

    “去年10月和今年5月,我专程到建设中的院士之家进行考察。我发现那里注重整体布局,保留了历史风貌,又与山水相融,山、湖、院三者相得益彰,是一个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进行跨学科思想碰撞的理想之地。”启用仪式现场,韩启德院士特意通过视频,向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的落成表示祝贺。

    据了解,“浙江院士之家”是我省“院士智力集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5月,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被列入首批“浙江院士之家”试点建设单位,并在今年9月正式通过验收。

    按照规划,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主要致力于在攻坚关键技术、推进成果转化、服务决策咨询、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创新人才、传播科学文化、院士休闲康养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主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服务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全力打造立足宁波、服务浙江、辐射长三角、面向海内外的智力高地。

    这里所说的“院士”主要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国外)权威院士机构评定的院士,或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国际性重要奖项获得者等高端人才。

    截至目前,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已有34名院士进“家”,其中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院士12名;自建设试点工作开展至今,已有26批次、近百名院士及专家前来开展“院士行”、决策咨询、学习研讨、文化传播等各类活动,7个由院士专家团队主导科研技术攻关的产业项目全新落地或达成合作意向。

    “希望将‘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用’相结合,以创智发展为引领,面向全球集聚顶尖人才智力,全力将这里打造成百家荟萃的智力高地、情感回归的品质家园、启智鸿蒙的科普地标、创新储能的研发阵地、产业提级的发展引擎。”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运营专班相关负责人说。

    韩启德表示,作为宁波人,他衷心期望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立足宁波、浙江,面向长三角、面向海内外,要努力营造家的氛围,重视运行机制的建设,将东钱湖的天然禀赋和院士中心的优质服务作为人才聚集的核心竞争力,更广泛地服务国内外院士和高端智力团队。

    吴志强同样表达了对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的期许:“宁波是‘院士之乡’,从这里走出了100多名院士,但是真的在宁波一线工作的却很少。希望每个月这里都有很多不同学科的院士汇聚,开会讨论未来宁波、未来浙江、未来中国怎么发展,技术怎么支撑,这就是我很朴素的期许。”

    拱形的扇面,一面向着国外,一面向着国内,一面向着生产,一面向着科研。“宁波东钱湖院士之家(宁波院士中心)就是那个‘家’,希望院士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真正为产业提升、智造中国做实事、做贡献。”市委人才办负责人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